以下是含有預警機制的搜尋結果,共199筆
15萬顆「芬普尼」問題蛋流入市面,各縣市政府連日急追12萬顆盒裝蛋、3萬顆散蛋流向,連鎖超市、蛋行均受害。許多地方有民眾退貨,也有攤商貼出來源聲明書自保,民眾質疑毒蛋早已流向小吃或餐廳店家,近期不敢吃雞蛋料理,呼籲政府建立即時預警機制,不再讓民眾「吃了才知道出事」。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指出,金融阻詐已經射出五箭,包含科技阻詐、精準阻詐、協力阻詐、臨櫃阻詐、責任阻詐,藉由金管會、金融業全力做好「阻止贓款流向面」的金流方向,以做到精準打擊詐騙的目標。
淡江大學昨(8)日舉辦創校75周年校慶,遠傳(4904)總經理井琪受邀出席,與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共同宣布戰略合作再升級,推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計畫。在「校務治理、永續轉型、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等面向已取得顯著成果的基礎上,雙方正式發布全國大專校院首座「校務數據中台」,以深化AI應用合作,為永續校園注入創新動能,打造智慧永續校園標竿。
為積極配合主管機關推動的「打擊詐欺行動綱領」政策,瑞興銀行持續強化防詐金融服務,自即日起於行動銀行導入「轉帳戶名顯示機制」,並同步啟動協助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提供客戶更完善的資訊安全保障,全面守護客戶金融交易與資產安全。
隨國際政經情勢變動,企業經營與人力資源策略隨之變化。WTW指出,台商近年持續增加東南亞布局,跨區管理的韌性是企業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台企亟需建立跨區域管理的管控模式。
國泰金控整合集團資源,展現企業治理與技術創新的領先實力,榮獲第22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高榮耀「全國首獎」,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國泰金控亦攜手國泰世華銀行與國泰證券,獲得「傑出企業獎」及「最佳產品獎」肯定,總計拿下六項大獎。
新北市淡水區近來接連傳出台灣獼猴出沒,不僅闖入水果攤搶香蕉,還在社區圍欄、巷弄間穿梭,引起居民恐慌。議員陳偉杰21日質詢指出,市府應正視人猴互動頻繁的趨勢,建立更完善的監測與通報機制,並建置新北市野生動物出沒熱區地圖及資料庫。農業局長諶錫輝說,未來會將獼猴納入社區宣導的考量,逐步建立相關地圖,有效減少人猴衝突。
近年公股銀行採取多項防詐措施,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八大公股銀2021年至2024年合計已投入逾6,000萬元防詐經費,2025年全年預計再投入超過1億元,盼能有效防制詐騙。
為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基北北桃4市共同啟動「四城同行.韌性升級」系列活動,新北市勞工局18日上午在三重綜合體育館舉行「新北市就業博覽會」,並進行4市連線直播,現場廣邀各類型廠商參與,釋出4332個工作機會,其中以旅宿餐飲業為最大宗,職缺占比4成;薪資方面,有業者提供月薪上看75K的藥師職務;活動破千人參與,初估媒合率達51.2%。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6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簽署「海洋保育與災防預警合作備忘錄」,以韌性海洋為核心,共同建立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運用遙測、大數據與數值模擬技術,強化海洋環境變化監測,減緩氣候變遷對生態衝擊,打造健康韌性海洋。
《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與《公路法》修法,政府訂定2030年行人死亡減少30%目標,並要求各縣市建立「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學者建議,可透過BlueCity系統地磁感應或小範圍路口紅綠燈增設號誌,提前預告該區有行人或駕駛人通過,減少意外發生。
台9線馬太鞍溪橋在上月23日上游堰塞湖潰堤時遭沖斷,經公路局努力,涵管便橋提前於今下午3時通車,涵管便橋分為南下、北上兩線,均為單向行駛,全長870公尺,公路局在兩端入口設置大型「替代道路」看板指引,時間未到,大批車輛已提前到現場等候通過,也有馬太鞍溪橋邊居民自行購買鞭炮等通車時點燃,期望災後帶來些許喜氣。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9月23日溢壩潰決,造成光復鄉及周邊村里災情嚴重,因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沖毀,台9線交通中斷而需改道花46線箭瑛大橋、193線及台11甲線,原500公尺距離增至20公里,且道路狹小擁塞,往來不便,在交通部公路局日夜搶修下,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今下午15時順利提前通車。
新北市新莊、土城近期接連發生長者遭親屬暴力致死的悲劇,根據衛福部資料,新北市77萬名長者僅有2825件通報案件,推估有6萬1403位,高達95.36%受暴長者未通報。議員彭佳芸8日質詢指出,市府應盡速建立長者受暴調查及預警機制,針對潛在高風險家庭主動介入,提升對長者的保護。
解放軍「由演轉戰」突襲行動之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政府相關單位應研擬因應作為以及指導原則。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自豪雨與震災後形成,至今仍被中央與地方政府列為「紅色警戒」潛勢區域。雖然當地居民、全國志工與工程單位正積極展開家園重建,然而堰塞湖衝擊風險並未解除,且河床已受土石淤積升高。一旦堰塞湖再度突然決口,將在短時間內釋放龐大水量,對下游聚落及施工現場造成嚴重衝擊;尤其若發生在夜間,更將加劇恐慌與傷亡風險。如何建立即時警報預警機制,保障重建人員與機具安全,成為當務之急。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震驚社會,國民黨團今日招開「漫漫復原路怎麼走?」記者會,並邀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就花蓮災後狀況發表專業的見解。李鴻源示警,上游仍有多數泥沙,若遇地震豪雨,堰塞湖會再次形成,因此後續政府的防災改革相當重要,特別是預警機制、疏散機制、政府災防組織、中央及地方合作、權責劃分,以及災防法的修法都應當再改進。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3日)召開「花蓮光復災後,漫漫復原路怎麼走?」記者會。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會中談到,大概還有2.5億噸泥沙還在上面,有一邊山壁不穩定,如果再發生一次豪大雨,可能會再次崩下來,就會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新北市雙溪區北38線因2024年山陀兒颱風豪雨造成邊坡大規模坍塌,中斷交通並威脅下方居民安全。歷經近1年施工搶修,復建工程於2日完工,市長侯友宜前往視察,強調市府將持續落實長期監測與防災韌性建設,確保居民安心居住與道路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