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顏真卿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成立10周年,10月11日迎來開館以來第1000萬名觀眾後,今(4日)喜迎今年入館第100萬觀眾,來自台中市的伍先生是第3次遊南院,肯定南院有良好參觀品質之餘,也對自己成百萬觀眾感到幸運。
在書法的世界裡,每一次筆墨交織的瞬間,都是因果的交會,是緣分的延續,是文化傳承的延伸。故書法的「遇見」不僅是一種偶然,更是一種注定的必然。
「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徵件活動」自啟動以來,吸引眾多書法愛好者熱烈參與,距離10月9日徵件截止日僅剩最後一周,主辦單位特別提醒書法愛好者把握機會,踴躍投稿,爭取在西安碑林展出作品。
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館共同主辦「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為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外,並有機會前往碑林研習。
據報載,台灣將眾多故宮國寶送往歐洲,將於本月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中盛大展出。對於台北故宮將翠玉白菜、清明上河圖這些世界知名的國寶,拿去捷克炒新聞,讓知曉民進黨執政風格的政壇人士無不為之搖頭。
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年完成改擴建,展出文物從800餘件增加至2000餘件,包括首次亮相的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碑刻珍品。為推廣書法、介紹西安碑林碑刻典藏,「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為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
碑刻書法凝聚歷代名家創作精髓,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為推廣書法藝術、倡導臨書學習,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館共同主辦「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正式啟動,徵件至10月9日止。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李白
在山水畫創作中如何「造境」是落筆前最重要的思量,攸關在畫面上呈現哪樣的一方天地,謂之畫境。陶晴山認為,所謂「境」指的是對書畫的稟賦與悟性,這些都要透過勤做學問及不斷實踐去養成。而高明的畫家情與理的協調至關緊要,因為情能生境,境能生情,要做到用情而不溺於情,取境而不滯於境。
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書畫展全新登場,以「織造精彩 -清宮緙絲刺繡展」與「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兩大主題展,搭配「國寶聚焦」與「筆墨見真章」例行展覽。本次展出珍品中,以國寶〈緙絲富貴長春軸〉、《宋代后半身像》冊,以及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劉中使帖〉行草書法等最受矚目,交織出跨越視、聽覺及融合文史價值的多元藝術饗宴。
中天綜合台8日全新首播全台首創專屬學生的戲劇才藝選秀節目《戲戲品味》,由主持人關韶文、徐凱希,評審團董至成、楊潔玫、李天柱等人領軍,帶著百位世新大學參賽學生,一路PK晉級。《戲戲品味》由世新大學號召校友及學生共同參與,展現莘莘學子對於表演藝術的熱情與無窮潛力,主持人關韶文也感受到參賽者的爆發力:「我本來以為學弟妹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沒有辦法演出太深層的戲,沒想到好幾次都看到大家演到入戲哭到不行,我有點驚訝,因為來參加的都還只是學生。」
國立故宮博物院明年迎來百年院慶,也是故宮來台後落腳台北外雙溪一甲子,對於「故宮100+」院慶被立委持續質疑無亮點,24日故宮院長蕭宗煌率故宮團隊說明院慶特展、新故宮計畫及文創小物,對於「100+」蕭宗煌表示「只是起點,不是句點」每每被問到「最值得一買」、「最值得一看」,他還是強調「答案永遠是還沒做出來的那個」。
故宮曾是台灣之光,各國旅人訪台時必去朝聖,但歷經政治及疫情干擾,故宮已顯遲暮。蕭宗煌院長既已確定留任,就不能再以「看守」的心態,因循苟且於各種陋規舊習,必須拿出魄力回歸正道,否則國之重寶危矣!
輝煌燦爛的故宮博物院曾經是台灣之光,世界各國旅人訪台時必去朝聖,但歷經政治及疫情干擾,故宮已顯遲暮。蕭宗煌院長既已確定留任,就不能再以「看守」的心態,因循苟且於各種陋規舊習,必須拿出魄力回歸正道,否則國之重寶危矣!
兩岸知名書畫鑑定家、書畫家傅申日前逝世,享壽88歲,這項消息是由知名策展人陸蓉之,亦是傅申的夫人在威尼斯第三屆元宇宙藝術年度展上公布。此次在威尼斯的文化交流活動為傅申遺願,另一遺願即是在台北的《別具隻眼--傅申教授古書畫鑑賞題跋展》。
兩岸知名書畫鑑定家、書畫家傅申已於4月16日凌晨於杭州富陽逝世,享年88歲,這項消息是由知名策展人陸蓉之,亦是傅申的夫人在21日威尼斯第三屆元宇宙藝術年度展上公布。此次在威尼斯的文化交流活動為傅申遺願,另一遺願即是在台北的《別具隻眼—傅申教授古書畫鑑賞題跋展》。
新內閣女性閣員過少,遭婦團質疑準總統賴清德選舉時的承諾跳票。據了解,故宮院長可望由女性出任,藝文界盛傳,文化部政務次長的李靜慧有可能出線,回鍋故宮;李曾在2019年1月內閣改組時暫代故宮院長,嫻熟行政業務,可以迅速上手。
繼2022年首屆展出廣受好評,「2024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20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中心開展。展現西安碑林博物館千年歷史與珍藏的唐代名碑,並匯聚兩岸臨書徵集的百幅作品和書法名家觀摩作品。
科舉是古代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及探花,合稱「三鼎甲」,而狀元就是最高榮譽,讓天下讀書人望眼欲穿。不過清末一位名叫「劉春霖」的讀書人,卻在考上狀元後,迎來清朝覆滅的慘況,一下子從受人景仰的狀元郎,淪為「前清遺老」,一時之間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