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在臺灣企銀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的「2025公平待客講座」中,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律師鄭嘉欣以「失智者金融財損之防堵」為題,強調為失智者與家屬建立更完整財務安全網的重要性,並表示,國家金融體系尊重個人自主,並確保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亦享有近用金融的機會,然而,在政策規劃與推動金融商品與服務方面,亦須兼顧天秤的另一端,意即防範財務剝奪與金融財損,建立更為健全的保護機制,方能真正落實普惠金融。
川普引發的對等關稅之亂,讓市場依舊存在諸多變數,未來幾個月內市場的波動性仍會非常高,壽險業者建議,積極型保戶可透過投資型保單,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建立一套可長可久、攻守兼備的保險策略。
壽險公司去年透過銀行銷售的保費收入較2023年成長24%,擺脫連續兩年衰退3成以上的窘境2,今年預期美國日續降息,加上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宣告利率,壽險業者預估,銀保通路銷售動能有望增溫,銷售主力商品可望逐漸從美債、基金轉回保險商品,整體銀保通路的業績成長可期。
大型壽險今年主力保單聚焦在利變壽險與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今年前三個月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要拿回銀行通路的銷售地位。
為降低市場波動對保單帳戶價值產生的衝擊,金管會最新公布,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連結具槓桿或放空效果的ETF,但限制具放空效果的反向ETF以不超過1倍為限,而具槓桿效果的ETF則以正向不超過2倍為限,即日起上路。
投資型保單主打兼顧「保障」與「投資」功能,又分為「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等三大種類,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保單,公勝保經建議,可依照個人保險需求、資金多寡,來選擇投資型保險商品。
資本市場走多頭,加上市場開始熟悉新制,投資型保單銷售走出谷底,前十月已賣出2,582億元,正式超過去年全年的2,565億元,擺脫去年創下七年新低的陰霾,今年要力拚重回3,000億元大關以上。
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已成新內閣施政亮點,但涉及財政部的兩大稅負優惠均碰壁。金管會主委彭金隆30日強調,金管會仍支持調降金融營業稅,TISA(台版個人儲蓄帳戶)也沒放棄爭取稅負優惠,「不會停下來不做。」
金管會提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協助壯大投信業,擬針對去年7月上路投資型保單禁令中,類全委保單限制鬆綁,正聽取壽險業者意見,待壽險公會研擬出配套後,再決定放寬比例。
金管會提出台灣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壯大投信業成為計劃之一,金管會透露,擬將去年7月剛上路的投資型保單「五指山」禁令鬆綁,立委質疑,當初是為了投資人保護才有新規定,但才剛上路一年就立刻鬆綁。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24日)表示,僅是針對全委做鬆綁。
打造台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出爐,金管會各局紛獻策。證期局局長張振山率先拋出三項壯大計畫,即壯大投信、股市、券商資產管理,今年會力拚基金型REITs過關、開放台日跨境雙掛牌ETF;銀行局局長莊琇媛聚焦在私銀業務,喊出AUM規模四年衝至2.5兆元、積極研議設置金融特區。保險局局長王麗惠則表示,法規上將有四大放寬措施。
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能否吸引36兆壽險資金留台成關鍵。保險局局長王麗惠今天(10日)表示,擬定四大主軸,將進行法規鬆綁,包含強化OIU業務、壽險資金壯大投信、「五大信賴」策略性產業投資獎勵與鼓勵壽險業透過專案運用與有價證券投資綠債、再生能源電廠。
在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下,對於無暇研究投資市場的族群來說,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是一項合適的選擇。元大人壽於今年新推出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元大人壽元滿創益變額萬能壽險」,除保障倍數的設計,亦著重於長期累積資產的效益,建議保戶定期定額繳費,不但可分散市場風險、養成規律的理財習慣,且投資帳戶委由元大投信團隊代操,可因應市場變化進行專業的投資操作與配置調整。
近年人工智慧和數位金融的快速進展,在在說明變革只會更加速,過去成功的投資經驗不見得能完全複製在未來。施羅德投信總經理謝誠晃表示,施羅德投資自1989年開始耕耘台灣,過去這35年間,不只將國際投資經驗導入本地,也致力於將台灣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傳遞給全球的矚目眼光。
在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下,對於無暇研究投資市場的族群來說,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是一項合適的選擇。元大人壽於今年新推出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元大人壽元滿創益變額萬能壽險」,除保障倍數的設計,亦著重於長期累積資產的效益,建議保戶定期定額繳費,不但可分散市場風險、養成規律的理財習慣,且投資帳戶委由元大投信團隊代操,可因應市場變化進行專業的投資操作與配置調整。
國泰人壽為滿足民眾退休規劃需求,同時倡議健康終老、環境永續觀念,即日起推出「國泰人壽月月永溢(臺/外幣)變額壽險」,承保年齡範圍橫跨18足歲至64歲,除提供壽險保障,更結合健康外溢與ESG特色。保戶透過參與國泰人壽「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畫,挑戰多元健康任務(如運動、飲食、睡眠等)累積任務值達標會員等級,若達成「實踐家」或「樂享家」會員等級,每月享健康促進加值給付,替保戶投入指定永續基金,保戶努力維持身體健康,還能轉化為對環境永續的投資。
台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不少民眾將退休生活寄望於勞保年金給付,但根據勞保局近半年統計,勞保年金請領每人平均月領僅約新台幣1.8萬元,對照主計處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戶長為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平均每月消費支出就需新台幣4.86萬元,若再加上醫療開銷,恐難僅靠勞保年金支撐退休生活。為協助民眾做足退休規劃,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及安聯投信三強聯手,於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富邦人壽鑫富一生變額年金/變額壽險」新增連結投資標的「富邦人壽委託安聯投信-好享利月提解全權委託投資帳戶」,既能發揮轉嫁風險的保險本質,還能掌握投資趨勢、有效控管風險,讓保障與投資一次滿足。
澳洲經濟復甦,澳幣保單需求再現,大型壽險公司開始搶攻澳幣保單市場,國泰人壽在去年強推澳幣國際債保單後,新光人壽亦暌違十年,推澳幣計價的結構債投資型保單,預估將再次推升澳幣投資型保單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