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香港律政司的搜尋結果,共20

  • 美制裁6官員 陸港譴責批抹黑

    美制裁6官員 陸港譴責批抹黑

     美國政府3月31日宣布,以「利用《香港國安法》對身處海外的19名支持民主人士,包括1名美國公民及4名美國居民實施恐嚇、噤聲及騷擾行動,嚴重損害香港高度自治及違反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為由,對6名香港及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對此,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1日凌晨發文強烈譴責,強調任何外部干涉都註定失敗,敦促美方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港府也指「香港特區官員對美國所謂『制裁』嗤之以鼻」。

  • 梅艷芳百歲母月領百萬遺產不夠花! 「又申請破產」揭過往內幕

    梅艷芳百歲母月領百萬遺產不夠花! 「又申請破產」揭過往內幕

    香港已故天后梅艷芳2003年因子宮頸癌逝世,享年40歲。當時留下了龐大遺產的她,過世前擔心遺產被好賭的媽媽覃美金揮霍完,導致晚年沒有依靠,所以特別設立信託,然而月領25萬港幣(約新台幣100萬元)的媽媽,卻傳出於14日申請破產,掀起熱議。

  • 香港終審法院兩名英籍非常任法官辭職  李家超表遺憾

    香港終審法院兩名英籍非常任法官辭職 李家超表遺憾

    香港官方7日發表聲明確認,兩名來自英國的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郝廉思向行政長官李家超請辭。李家超和終院首席法官、律政司司長均對此表示遺憾。

  • 港律政司長:23條無損新聞自由 可尖銳批評政府但需全面報導

    港律政司長:23條無損新聞自由 可尖銳批評政府但需全面報導

    落實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月餘,香港律政司長林定國在港媒撰文強調,新法絕對無意實際上亦不會對新聞自由施加任何額外不合理的限制,無論批評政府有多尖銳和嚴厲。

  • 23條立法生效滿月 港律政司長:在必要且合理情況下使用

    23條立法生效滿月 港律政司長:在必要且合理情況下使用

    落實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將於本月23日生效屆滿一個月,至今未被引用作為拘捕,有別於《香港國安法》實施首月便有15人被捕。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當局會在確實有必要且合理的情況下使用該條例。

  • 港首提法治建設藍圖 促大灣區發展

    港首提法治建設藍圖 促大灣區發展

     就在北京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5年後,香港律政司12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這是香港首次提出大灣區的法治建設藍圖,除促進區內不同法律的對接,未來也將爭取擴大「港資港法」以及「港資港仲裁」措施的適用範圍。

  • 雙普選再議 香港拚經濟優先

    雙普選再議 香港拚經濟優先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正式生效,特首李家超稱,香港即起無後顧之憂,全力聚焦發展經濟。美國務卿布林肯則發聲明指,新法對「煽動」、「國家機密」等定義含糊,恐被用來壓制異議。對此,香港保安局表達強烈譴責,強調新法不會影響正常營商及「奉公守法」的人士。

  • 港23條今生效 首要執法目標為潛逃者

    港23條今生效 首要執法目標為潛逃者

     香港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相關法令預定23日生效,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表示,潛逃者是新法例的首要執法目標,會盡快評估是否實施法例中對潛逃者的限制。

  • 港23條 提防公務員散布假消息

     香港立法會連日舉行法案委員會,逐條審議落實基本法第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截至10日已審議超過4成條文。條文中的國家祕密罪提到「非法披露看來屬機密事項的資料」都屬違法,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稱,這是防止公務員散布假消息,危害國安。

  • 23條立法擬禁披露「看似機密資料」 港律政司:防公務員放假消息

    23條立法擬禁披露「看似機密資料」 港律政司:防公務員放假消息

    香港立法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10日繼續加開會議,逐條審議《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草案。草案將「非法披露看來屬機密事項的資料等」列為罪行,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解釋,相關罪行涵蓋公職人員發放假消息,危害國安。

  • 加速23條立法 港府擬4月中完成

    加速23條立法 港府擬4月中完成

     針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立法會繼6日召開會議公布諮詢結果,7日還將加開臨時會討論,意在拚下周首讀、4月15日前完成立法。港府採納的諮詢意見中,包括最受矚目的「公眾利益」免責辯護,以及勾結境外勢力「罪加一等」,同時間諜活動也涵蓋「無人機」查察。

  • 香港《基本法》再惹議 「竊取國家機密罪不侷限於政府秘密」

    香港《基本法》再惹議 「竊取國家機密罪不侷限於政府秘密」

    港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諮詢公眾至本月底,其中建議設竊取、披露國家機密罪。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電視節目上稱,相關罪行不侷限於政府秘密。

  • 陸港互認民商事判決 專家指外資恐撤離

    陸港互認民商事判決 專家指外資恐撤離

     大陸與香港1月29日起可互相執行法院有關民商事案件的裁決,包括部分智慧財產權以及侵權案的裁決。據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中港兩地民商事裁決互認安排,會令港商以及外國投資者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憂慮大陸的司法體系「有人治沒有法治」,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導致資金撤離。

  • 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 不涉及送中

    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 不涉及送中

     港府多次強調,今年內會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首李家超30日宣布即日起正式對立法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至2月28日,並強調國家安全風險是真實的。立法公眾諮詢文件建議新增「叛亂罪」、「境外干預罪」,並禁止香港「本地組織」與外國或台灣的政治性組織聯繫。

  • 港府今展開23條立法公眾諮詢 與台灣政治性組織聯繫將受限

    港府今展開23條立法公眾諮詢 與台灣政治性組織聯繫將受限

    港府多次強調,今年內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首李家超30日宣布,今日正式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至2月28日,並稱「國家安全風險是真實的」。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則說,要調整「煽惑叛亂罪」對象,由警員擴大至制定政策的公職人員。此外,港府亦會調整現行《社團條例》,與外國或台灣政治性組織聯繫會受到限制。

  • 陸港互認民商事判決 助港競爭力

    陸港互認民商事判決 助港競爭力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律政司29日共同宣告,大陸和香港的民商事案件生效判決,其相互認可和執行即起在兩地同時生效。香港律政司長林定國稱,新機制充分展現「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有助於提升香港做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區域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競爭力。

  • 香港律政司駁斥陸港互認安排生效後,在港資產可被大陸直接充公

    香港律政司駁斥陸港互認安排生效後,在港資產可被大陸直接充公

    微信公眾號「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速遞」消息,大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互認安排》)日前公布,將於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此前有少數輿論認為,「大陸的法院判決結果將會自動適用於香港,且在港的資產可被大陸直接充公」,香港律政司對此指出,這完全是一個謬誤。

  • 港區議會選舉 新制下投票率不到3成

    港區議會選舉 新制下投票率不到3成

     新選制下的香港首屆區議會選舉10日舉行,選出88名直選及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由於能夠直選的比例大減,泛民主派被完全排除,導致投票率低落,估計不到30%,港府則祭出「政府心意謝卡」想刺激投票率,但引發爭議。

  • 香港基本法23條  港特首李家超預告:明年完成立法

    香港基本法23條 港特首李家超預告:明年完成立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3日表示,港府已開始有關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準備工作,「明年會完成立法」,並將與香港《國安法》連結,構建有效的國家安全法律系統,他希望各界人士全力支持立法工作,履行特區的憲制責任。

  • 李家超:港版顏色革命隨時捲土重來 明年將完成23條立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撲滅罪行聯席會議致辭時,稱2019年反送中事件是「港版顏色革命」,「是一響警鐘,隨時會捲土重來」。他形容軟對抗仍然無日無之(無時無刻不存在),港府會在明年完成《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連結《香港國安法》、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系統。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