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馬振坤的搜尋結果,共09筆
解放軍近年來機艦擾台常態化,全球關注台海風險,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8日邀請軍事專家解析共軍對台軍事準備與變化。學者指出,共軍對台正從過去「灰色地帶」行動逐漸轉向「實戰準備」,機艦繞台看似減少,但風險增加;專家也認為,中共對台用兵的高風險期,可能落於2035年,而非最近常被各國提及的2027年。
兩岸關係漸趨緊張,中共對台武力威脅愈趨增強,且國際社會不斷示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可能性逐漸加大,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黃煌雄董事長及和平與安全中心(CPAS)執行長李喜明,邀請台美日共9位退役上將,8位退役中將與專家學者,10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台海防衛兵推(Taiwan Defense TTX)」,為台海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出謀劃策,並務實評估西太平洋地區地緣安全形勢,探索中共解放軍對台動武之諸般行動,以及台灣之因應對策。這場兵推,也是民間規模最大的台海防衛兵推。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百日,由於強勢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帶來「疑美論」,擔心因美國利益出賣台灣給中共。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4月30日表示,台灣在地緣戰略、經濟等面向對美國仍具備價值。但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則認為,川普團隊給國際秩序帶來重擊,讓美國成為百年未有最大自變數。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0日舉辦「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表示,近期美國兩黨候選人川普與賀錦麗都發表兩岸政策看法,賀錦麗基本延續拜登方向,但認為這幾年對台海的模糊策略,從軍事與台灣角度來看是失敗的,無法有效嚇阻中共在台灣周邊針對灰色地帶進行的軍事行動。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0日舉辦「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表示,近期美國大選兩黨候選人川普或賀錦麗都發表兩岸政策看法,賀錦麗基本延續拜登方向,維持對台海政策的模糊,但認為這樣的模糊,從軍事與台灣角度是失敗的,無法有效嚇阻中共近年在台灣周邊的灰色地帶進行軍事行動。
海軍司令唐華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專訪,3日刊出,他指出大陸解放軍從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後,便已準備好,不斷以「蟒蛇戰略」施壓台灣,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封鎖台灣。不過台灣始終保持克制,避免出現任何讓共軍發動封鎖或衝突的藉口。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讓北京反應強烈。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21日出席政大國關中心座談會時指出,賴演說對兩岸的性質與定位轉為明確的戰略清晰,在大陸也採戰略清晰狀況下,雙方矛盾必然存在,可預期共軍將加強挑釁式舉動,兩岸風險必然升高。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部分引發議論,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分析,賴演說對兩岸的性質與定位呈現明確的戰略清晰,而在大陸也採戰略清晰之下,矛盾必然存在,因此可預期共軍的挑釁式舉動將加強,風險必然升高。
金廈海域緊張情勢升溫,大陸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田飛龍20日表示,有關兩岸漁業作業協定及其互動規則,客觀上需要新的協商和協議安排,但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之間的「兩會機制」被嚴重削弱甚至邊緣化,也造成兩岸治權衝突與管轄衝突無法獲得制度化協商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