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鳳梨農的搜尋結果,共15筆
連日豪雨侵襲下,屏東縣農損破億,目前以香蕉受損金額最高逾1499萬元、次之為鳳梨逾1369萬元,縣長周春米5日至災情最慘重的高樹鄉勘災,看著鳳梨、蜜棗根部慘遭雨水泡爛,農民心血付諸流水,周積極向中央爭取全品項補助;高樹鄉農會總幹事洪銘聰則表示,希望也能補助生物防治資材,目前農地土壤、蔬果根細遭雨水嚴重破壞,農民復耕急需生物防治資材。
彰化八卦山下山腳路一帶因土質屬石礫土,種植的鳳梨風味獨特,以甜中帶酸為特色,有「山腳鳳梨」之稱,原本應在端午節進入產季的鳳梨,受到氣候影響,產季延後約1個月,鳳梨近來才陸續長大,進入採收期。農民反映,產量減少約5成,產地價格每台斤略漲5至10元,最好吃的季節就是從現在開始直到中秋節前後。
彰化八卦山下山腳路一帶因土質屬石礫土,所種植鳳梨風味獨特,以甜中帶酸為特色,有「山腳鳳梨」之稱,原本應在端午節即進入產季的鳳梨,受到氣候影響,產季延後約1個月,鳳梨近來才陸續長大,進入採收期,農民反應,產量減少約5成,產地價格每台斤略漲5至10元,最好吃的季節就是從現在開始直到中秋節前後。
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今(11)日在東京新宿參加台灣鳳梨行銷活動,日方也對台灣金鑽鳳梨的品質表達高度肯定,並強調2024年台灣鳳梨獲得日本消費者熱烈迴響,採購數量突破1,900公噸,較前一年度翻倍成長,今年度已規畫持續擴大對台採購數量,同時宣布將新增採購台灣香蕉,進一步擴大銷售台灣優質果品。
林內鄉木瓜雖然產量僅占全台一成,但北部市占率高,10顆木瓜有3顆來自林內,價格相當穩定,最近20天來價格更是飆破100元,林內鄉農會去年起又開拓新加坡外銷通路,讓「紅透台灣」木瓜立於不敗之地。
大陸停止34項農產品免關稅,台南鳳梨是全國第二大產區,其中關廟更有鳳梨故鄉美名,面對大陸復徵關稅,關廟吳姓鳳梨農表示,多年前因大陸停止進口台灣鳳梨,早已多年未銷陸,因此較不受影響,否則恐承受不住;關廟區農會推廣部主任黃國斌表示,關廟鳳梨主力放在內銷,外銷則以日本、新加坡為主,早期外銷大陸數量多,近年已很零星,對農民影響不大。
農業部在屏東縣九如鄉設置鳳梨葉自動纖維抽取機,農業部長陳駿季26日到九如鄉農會參訪並聽取地方意見,他表示,農業部力拚2040年達農業淨零,比台灣訂出2050淨零轉型提早10年,首要解決就是農業剩餘資材歸零,全株充分運用是全台典範。九如鄉農會則希望農業部能協助擴大工廠並打開通路。
工研院22日參加臺南市政府舉辦為期一週的「第64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工研院以「工研實驗室大解密」為主題,展出綠色科技、健康食安、環境永續等相關領域的科普教育知識,規劃「科學教育開開門」,以「蚵殼紗紡織生態」、「鳳梨農廢餘料處裡」及「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等研發技術,啟發學童對科技的了解。在科學展示互動體驗技術部分,以「地球保衛隊」互動展示主題分享全球暖化、溫室效應以及綠色能源技術的應用。
7月是西瓜和鳳梨的盛產季節,農糧署表示,挑西瓜和鳳梨除觀察外觀,也可以從拍打聲音判斷果肉的肉質、水分多寡及酸甜度,西瓜可用5根手指伸直併攏,輕拍瓜皮,若聲音聽起來低沉,代表瓜肉緊實、水分多;鳳梨則可用OK手勢輕彈果皮,如果發出響亮鼓聲,代表肉質較細緻,糖酸適中,也比較耐放。
台東縣以種植台農17號(金鑽鳳梨)為主,產區分為縱谷線鹿野鄉、延平鄉及海岸線成功鎮,風味各具特色。目前正值產季,延平產區鳳梨農以日照充足為傲,推銷「吃鳳梨當陽光男孩」,農糧署東區分署也鼓勵民眾選購,送禮自用兩相宜。
又到了鳳梨盛產季節,以生產芭樂聞名的彰化縣社頭鄉,還有一項農產相當特別,那就是山腳鳳梨,山腳鳳梨口感甜中帶酸,農會總幹事蕭良珍領軍推薦風味獨特的山腳鳳梨,農會家政班也研發出相關產品,要讓更多人認識在地好滋味,除獨特口感外,消費者買到的山腳鳳梨,每1顆都沒有葉子,特殊的外型也引發好奇。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28日表示,將在科學評估基礎上,依法依規批准符合大陸檢疫要求的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
正值國產鳳梨產期,農業部農糧署與國立中興大學、食品加工業者、達美樂合作,首度透過最新冷鏈加工技術將台灣鳳梨與美味餐點產品結合,達美樂10款披薩將選用台灣金鑽鳳梨。
嘉義縣民雄鄉是金鑽鳳梨盛產地,清明節後正是台農17號金鑽鳳梨品質最優、口感最香甜的季節,民雄鄉農會把握鳳梨品質、口感最佳的黃金期,舉行「2024嘉義縣國產鳳梨產業行銷推廣活動」,除了宣布推出全新研發鳳梨米冰棒,也邀請民眾21日到民雄參加國產鳳梨行銷暨健走,在民雄鳳梨文化園區沿途飽覽鳳梨田園景色,還能免費品嚐鳳梨米冰棒、暢飲清涼消暑的鳳梨醋、購買鮮採鳳梨,支持在地農特產。
在食農體驗夯的趨勢下,高雄大樹區農家媳婦鄭蕙玲以「帶著走的大樹鳳梨」,突破季節限制,創新製作鳳梨積木教具,在食農體驗課程中成為孩子眼中吸睛亮點,在她的講說當中,學員從鳳梨積木一點一滴中學習,從中認識食材選擇,也讓食農教育更增豐富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