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鷄籠中元祭的搜尋結果,共45筆
2025年乙巳鷄籠中元祭22日在老大公廟及慶安宮舉行關龕門與交接手爐儀式,為期1個月的系列祭典正式畫下圓滿句點。基市府指出,鷄籠中元祭傳承至今已邁入第171年,自開燈夜、開龕門、主普壇開燈放彩、迎斗燈,再到放水燈遊行與施放水燈頭,接連展開的傳統科儀與藝文盛會,皆吸引廣大市民與遊客熱情參與,展現基隆深厚的文化底蘊。
鷄籠中元祭的高潮,莫過於放水燈遊行,5日傍晚展開,包括各姓氏宗親會的花車及表演團體,在繞行了基隆市區之後,經過海洋廣場前的主舞台。並搭配煙火、船隻迎賓禮,讓基隆市區陷入狂歡熱潮,猶如嘉年華會一般。隨著遊行結束後,各姓氏宗親會也將移師到八斗子望海巷舉行「施放水燈頭」科儀,祈願基隆風調雨順、眾姓興旺。
自前清咸豐年間傳承至今已經171年的鷄籠中元祭,3日晚間在基隆市主普壇舉行「開燈放彩」儀式,由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與今年輪值主普的吳姓宗親會共同主持,希望能夠透過晚間的這場儀式,為老大公及好兄弟點亮回轉陽間的道路,以接受人世間的供奉款待。
基隆年度盛事『鷄籠中元祭』今年邁入第171年,由吳姓宗親會主普。自清代咸豐年間傳承迄今,已成為全臺最悠久、最盛大的中元祭典之一,透過開龕門、放水燈、中元普度等科儀,展現敬天祈福與慎終追遠,也凝聚信仰與族群情感。
一年一度的鷄籠中元祭繼日前舉行開龕門儀式後,即將於9月5日舉行盛大的放水燈遊行。這次將有包括各姓氏宗親會的眾多團體花車隊伍參與。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基隆市政府將於當天實施交通管制並規畫疏運措施,即使民眾參與深夜進行的放水燈儀式,也能順利回家。
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24日在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辦「異國靈情.菩提佛心」中元普度儀式,悼念清法戰爭犧牲的官兵將士,同時超度無主孤魂。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代表市長謝國樑出席,她強調,透過普度可讓異鄉靈魂在這片土地上感受溫暖與撫慰;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則感謝基市府及社區對法國公墓用心守護,期盼台法友誼長存,歷史記憶代代延續。
8月23日是農曆七月初一,民間俗稱「開鬼門」的日子,基隆市開基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為傳承171年的「鷄籠中元祭」揭開序幕。嘉義市城隍廟開普則布置七大創意主題供桌,總值約3500萬元,其中以7500張2000元真鈔打造、總值達1500萬元的「錢進諸羅城門」,讓民眾驚呼「真鈔耶」。
基隆市開基老大公廟23日下午舉行「開龕門」儀式,此舉不僅代表基隆各界歡迎「好兄弟」在農曆7月初一來到人間,同時也為傳承171年的鷄籠中元祭揭開序幕。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也代表市府,到場祈求祝願市運昌盛。
2025虎尾中元文化祭今(23日)盛大登場,鎮上8個普度區聯合開香祭拜,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林嘉弘主祭。雲林縣府及虎尾公所將推動登錄為縣定無形文化資產,再爭取登錄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與「鷄籠中元祭」齊名。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在華人世界,農曆七月(8月23日為農曆七月一日),俗稱為「鬼月」,是一個充滿複雜情感與多元文化意涵的月份,而且在傳統上,是一個敬畏鬼神、充滿禁忌的時間點,農曆七月除了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外,在基隆還有一個具文化溫度,且具百年歷史的年度祭典-「鷄籠中元祭」受到關注,祭典為這座海港城市注入滿滿文化能量,也讓這項歷史悠久的民俗祭典以更貼近現代生活的姿態與民眾相遇。
基隆市將從8月23日起舉辦為期1個月的鷄籠中元祭,19日市府為已有171年的百年祭典揭開序幕,市長謝國樑表示,今年中元祭一系列精彩內容橫跨整個夏季,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民眾到基隆觀光旅遊。
基隆市政府19日舉辦鷄籠中元祭宣傳記者會,為已經171年的百年祭典揭開序幕。市府表示,今年中元祭從傳統儀式、藝文展覽到裝置藝術與品牌快閃活動,一系列精彩內容橫跨整個夏季,為這座海港城市注入滿滿文化能量。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民眾來到基隆觀光旅遊。
外傳內閣將於8月底改組,多位部會首長也遭點名下台,對此,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他尊重行政院的作法,但也希望行政院不要調降計畫性補助等行政手段鉗制地方財政,如此一來,即便《財劃法》修法通過,地方財政也根本不會改善,如此非全民之福,也非台灣之福。
基隆市政府持續進行汙水下水道工程,市府表示,目前正在海洋廣場前的幹管施後,後續相關工程將會跨越東岸高架,在仁二路的公車循環站前展開,屆時原有的4車道將封閉中央2.5個車道,預期將對市區交通造成衝擊,市府將派員加強交通疏導,整體工程預估將到2026年5月才會完成。
今年是基隆市鷄籠中元祭第171年,不過今年遇到了閏六月,基隆老大公廟仍延續往年傳統,在農曆6月30日深夜點亮普度公燈。道長李戊己表示,依傳統習俗,閏月不會進行任何法會,因此老大公廟仍延續傳統深夜點亮普度公燈,至於開龕門,則要待得農曆七月初一下午進行。
基隆市自2018年4月起與日本熊本縣八代市締結友好城市,八代市議會議長村川清則14日率團拜會基隆市政府,村川清則表示,八代市近期將興建大型物流中心,希望透過參訪機會了解統一集團在基隆投資物流中心的經驗,做為推動市政參考。
自2018年4月起,基隆市與日本熊本縣的八代市便締結了友好城市,14日下午,八代市議會在議長村川清則帶領下,拜會基隆市政府。市府由副市長邱佩琳率市府團隊接待。村川清則表示,八代市近期將興建大型物流中心,希望透過這次機會,了解先前統一集團在基隆投資物流中心的經驗,做為市政的相關參考。
基隆市的鷄籠中元祭已經邁入第171年,不僅是國家指定第一項無形文化資產、同時也名列交通部觀光署「台灣十二大地方節慶」之一。去年啟用的中元祭主視覺,日前獲得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概念設計類別金獎。基隆市文化局長江亭玫表示,市府未來將持續推動文化創新,讓鷄籠中元祭成為全球矚目的文化品牌。
去年4月3日花蓮大地震,造成基隆市中元祭的重要建築主普壇損壞,基隆市政府編列了1600萬元預算,展開修復工程。並於6日下午在市長謝國樑主持下,舉行開工典禮。市府表示預估將在今年中元祭前完成,讓主普壇重新展現既有的風貌。
2024台灣金星設計獎頒獎典禮今日於台北舉行,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的「鷄籠中元祭」視覺設計榮獲識別設計類別鈦金獎及全場最大獎。以創新視覺語言重新詮釋傳統祭典的深層內涵,成功展現出文化的張力與意象。文觀局表示,將透過更多創新視覺設計與文化活動,持續推廣「鷄籠中元祭」,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