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黃鯤雄的搜尋結果,共20

  • 淡江大學校慶發豪語 3年完成「全雲端智慧校園3.0」

    淡江大學校慶發豪語 3年完成「全雲端智慧校園3.0」

    位在淡水區的淡江大學今(8)日舉辦創校75週年校慶活動,會場超過3,000名校友、師生與各界貴賓,還有來自11個國家、36所國際姊妹校的校長及代表出席。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以近年教學實踐計畫和大學部日間學制新生註冊率皆創新高的成效,宣示3年完成「全雲端智慧校園3.0」的目標,發揮淡江人「超越再超越」的進取精神。

  • 近9年最低!2024造紙年產量跌破400萬大關 2025年迎川普、碳費挑戰

    造紙公會公佈2024年報,台灣造紙年產量389.5萬公噸,一舉跌破維持七年400萬公噸產量門檻,寫下近九年最低紀錄,造紙市場內溫外冷,主因受全球經濟放緩,最大出口地中國大陸持續增產,但經濟內捲的影響。

  • 華紙轉型 林漿紙分三路搶市

    華紙轉型 林漿紙分三路搶市

     國內唯一林漿紙大廠華紙出現逾10年來最大經營策略修正,董事長黃鯤雄在17日股東會上宣示,從林漿紙「一貫」轉向「脫鉤」,林業、製漿、造紙將兵分三路,各自開發新商機,包括將一部分漿開發綠色能源,發展高單價的漿塑食品容器,專攻歐美食品業客戶,目標是總和營收最大化。

  • 華紙3招避開大陸低價競爭 董座為1事向股東致歉

    華紙3招避開大陸低價競爭 董座為1事向股東致歉

    華紙(1905)今(17)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黃鯤雄宣示,華紙經營策略再度面臨重新修正的關鍵時刻,從林漿紙一貫轉向林漿紙各自獨立開發新的機會,包括將一部分漿投入綠色能源,取得ISO 13065,為臺灣首個生質能源認證永續電證,憑藉這個成果將繼續擴大這條路線,華紙讓漿一體成形為附加價值高的漿塑,專攻歐美市場,避開大陸低價競爭。

  • 《造紙股》華紙董事長:林漿紙獨立發展 營運將走出谷底

    林漿紙大廠華紙(1905)今(17)日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財報及虧損撥補案、完成董事全面改選。展望2025年,董事長黃鯤雄表示,華紙將續朝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林漿紙獨立開發等既定新方向前進,3領域均會有新未來、新方向及新貢獻,相信營運會走出谷底。

  • 永豐餘、華紙 同獲遠見ESG獎肯定

    永豐餘、華紙 同獲遠見ESG獎肯定

     永豐餘(1907)致力推動循環經濟,在6日舉行的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受到雙重肯定,贏得兩個獎項。永豐餘以醣經濟為本,轉型氣候科技產業,推動能源與材料創新,摘下「綜合績效-傳統產業楷模獎」。旗下子公司中華紙漿(1905)則積極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效率,獲頒「低碳營運組-績優獎」。

  • TAISE董座簡又新:強化治理 把握超車良機

    TAISE董座簡又新:強化治理 把握超車良機

     面對全球永續發展步入詭譎多變的「風暴期」,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4月24日假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召開「第四十次理事會議暨CEO講堂」。理事會由TAISE所屬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TCCS)周麗芳秘書長主持,匯聚眾多重量級的企業會員代表,共45家企業57人出席,包括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公司總經理高麗雪、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嚴德芬都親自到場分享,與會者還有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中華紙漿黃鯤雄董事長、台新證券投資信託吳光雄董事長、崇越科技賴杉桂董事長暨永續長、崴正營造張正岳創辦人、遠東新世紀鄭澄宇行政總部總經理、光林智能科技金海濤總經理等一同參加會議。

  • 凝聚產政學研能量 絲織公會 辦請益暨感恩餐會

    凝聚產政學研能量 絲織公會 辦請益暨感恩餐會

     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於1月22日舉辦請益暨感恩餐會,紡織業相關產、政、學、研代表聚集,包括數位產業署組長施偉仁、產業發展署組長翁谷松、紡織綜合所所長李貴琪、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創代協會理事長陳國欽、產紡協會理事長黃鯤雄、絲織公會理事長郭正沛、染料公會理事長陳建信、產紡協會榮譽理事長羅忠祐,以及絲織公會榮譽理事長莊燿銘、戴宏怡、卓欽銘、陳建柱、林文仲、福懋公司總經理李敏章及亞東科大校長黃茂全等均出席,凝聚產政學研能量,場面溫馨熱絡。

  • 人事異動站 11月15日至11月21日

     一、工商企業

  • 交易辦法8/15上路 碳權概念加溫 造紙類股吸睛

    交易辦法8/15上路 碳權概念加溫 造紙類股吸睛

     碳權交易相關辦法出爐,即將在8月15日上路實施,環境部預估9月底到10月初國內碳權即可在臺灣碳權交易所上架,完成首筆碳權交易,與碳權密切的造紙類股成為焦點,例如華紙在兩岸有超3萬公頃的林地,估算固碳量約290萬噸,市場關注後續碳權交易成形後,或能挹注造紙股第四季營運動能。

  • 造紙產量探六年低點 公會:今年營運拚成長反彈

     造紙公會公布2023年統計年報,受大環境疲軟影響,台灣2023年紙與紙板總生產量跌至近六年低點,但守住400萬公噸關卡。造紙公會27日表示,在2024年景氣回升帶動下,看好造紙業整體營運能穩健成長。

  • AI驅動營運 華紙今年倒吃甘蔗

     中華紙漿(1905)擺脫去年低谷,今年在大環境復甦帶動下,營運有望逐季反彈。且過去早已布局輝達算力設施,將繼續用AI技術驅動營運最佳化,同步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並拓展國際客戶市場。

  • 華紙延續AI驅動   H2營運逐季看旺

    華紙延續AI驅動 H2營運逐季看旺

    中華紙漿(1905)擺脫去年低谷,今年在大環境復甦帶動下,營運有望逐季反彈。過去早已布局輝達算力設施的華紙將繼續用AI技術驅動營運最佳化,同步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並拓展國際客戶市場。

  • 《造紙股》華紙跨步轉型 深化綠色效益

    林漿紙大廠華紙(1905)董事長黃鯤雄表示,面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台灣缺少天然資源狀況,華紙力求跨步轉變,將全面走向綠色化,加速推動醣經濟。首先,以燃料低碳化轉型為目標,擴大應用綠色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也確保能源自主,並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 《造紙股》華紙拓跨業市場拚成長 聚焦5策略強身

    林漿紙大廠華紙(1905)今(26)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2023年財報及虧損撥補案。展望2024年,華紙董事長黃鯤雄指出,開拓跨業市場為下一階段成長途徑,並指出將聚焦5項重點工作,以強化華紙的營運基礎、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 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 熱烈開展

    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 熱烈開展

     由亞洲不織布協會(ANFA)與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TNFIA)共同主辦的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ANEX 2024)將於5月22日至24日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首度登台展出。展覽吸引來自18個國家與地區逾300家廠商參與,展出規模達700個攤位。

  • 亞洲不織布展 下周登場

     由亞洲不織布協會(ANFA)與台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TNFIA)共同主辦的「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ANEX 2024)」將於5月22日至24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首度登台展出。展覽吸引來自18個國家與地區逾300家廠商參與,展出規模達700個攤位。

  • 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 5/22在台登場

     由亞洲不織布協會(ANFA)與台灣區不織布公會(TNFIA)共同主辦的亞洲不織布展覽暨會議(ANEX 2024),將於5月22日至24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截至目前已吸引來自台灣、中國、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泰國、越南、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美國、土耳其及瑞士等16個國家與地區,逾300家廠商報名,展出規模近700個攤位。

  • 20年產量暴增1億噸 全球紙業生產過剩拉警報

    20年產量暴增1億噸 全球紙業生產過剩拉警報

     全球紙倉在亞洲,前十大生產地區中,亞洲國家就占5席,過去20年全球紙業增長迅猛,產量暴增約1億噸,主要由大陸等亞洲地區貢獻。面臨如此高速增長,許多業內人士對印刷用紙市場萎縮,卻面臨嚴重生產過剩問題感到憂心。

  • 全球紙倉在亞洲   漿紙會議台北登場聚焦三主題

    全球紙倉在亞洲 漿紙會議台北登場聚焦三主題

    疫情空窗5年後復辦,亞洲漿紙產業永續發展會議(簡稱「亞洲漿紙會議」)今(30)日在台北登場,由台灣區造紙公會承辦,總計有162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9個地區、近60家企業參加,聚焦ESG、氣候變遷、科技創新等3大主題,共同思考造紙業未來方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