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B-21的搜尋結果,共96筆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4日報導,美國空軍近日提出最新構想,研擬將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則改為武器系統官(WSO),未來可望善用人工智慧(AI)輔助執勤,同時拓展該機多元作戰任務用途。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日前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提交的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編制指出,建議將編制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位置則由武器系統官(WSO)取代,暗示B-21可能在人工智慧(AI)輔助下高度自動化,未來可能成為前線無人系統的管制中樞。
航空學家(The Aviationist)報導,一架帶有測試標記的 B-52轟炸機,其翼下攜掛了一種先前未見過的彈藥,它頗類似美國空軍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但是也有些不同,航空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下一代的匿蹤核子巡弋飛彈AGM-181。
美國空軍告訴國會議員,需要1,558架有人駕駛戰機,以低風險執行並維持作戰行動,但這比目前擁有的數量多出近300架。
全球地緣政治結構根本性轉變,史無前例的軍工產業擴張周期已然展開。群益證(6005)掌握市場脈動,30日舉辦「歐美軍工投資論壇」,邀請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深入剖析,受政策、預算與技術升級共同驅動的軍工擴張投資浪潮下的長期投資機會。
2025年10月,一架大型隱形飛翼無人機在中國新疆馬蘭試驗基地進行測試飛行。外界暫稱它為「GJ-X」。從公開畫面與衛星影像研判,GJ-X採用所謂的「曲柄風箏」飛翼構型,翼展約 42 公尺,外形與美軍B-21「突襲者」相近,機體側面與機腹可見設計跡象,包括可能的雙發動機與內嵌排氣口,以及用來削弱視覺輪廓的反陰影塗層。綜合這些特徵,GJ-X看起來是一個以匿蹤、長航時與多任務載荷能力為核心的試驗平台。
新疆馬蘭基地出現大型飛翼設計隱形無人機,疑似中方下一代戰略轟炸平台,如今已被目擊首飛。
世人已見識過中國利用光學衛星偵測隱形戰機的能力。例如,吉林-1號商業衛星成功了追蹤1架穿越雲層機動的F-22戰機,展現了民用衛星系統在軍事偵察上的潛力。
近期,美國空軍的B-2「幽靈」匿蹤轟炸機在挪威外海的演訓當中,成功以高CP值精準炸彈QUICKSINK擊沉退役艦艇,再度引起關注。其實,這並非美國空軍利用B-2擊沉退役艦艇的演練,去(2024)年7月美軍在RIMPAC的演練也曾經演練這樣的戰法。
近日中國大陸社群平台流傳出兩張疑似最新型匿蹤戰機的照片,立刻在軍事圈掀起討論。從外觀來看,該型戰機與外界熟知的殲-36或殲-50截然不同,機身線條顯得相當特殊,不僅完全看不見傳統垂直尾翼,整體造型更呈現出強烈的匿蹤與氣動力優化特徵。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本月11日就表示,該機頭設計尖銳,空氣阻力更低「顯示其速度可望達到超高音速」,引發討論。
摧毀伊朗地下核設施而聲名大噪的美國B-2匿蹤轟炸機1997年正式服役,迄今僅27年,卻傳聞將提前除役,令人感到驚訝,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就知道這是合理的決定。
當前全球軍事局勢變動劇烈,美國空軍也正加速進行機隊汰舊換新。根據2026財政年度預算草案,美軍將大規模除役包括A-10「疣豬」攻擊機(Warthog)與多型戰機、運輸機,規模為近年來最大。五角大廈同時宣布,將取消原訂E-7「楔尾」空中預警機(AEWC)計畫,理由是延遲嚴重與成本飆升。
自2016年以來,美國國防預算逐年膨脹,背後主導敘事始終圍繞著中國大陸崛起與「台海戰爭」的假設情境。美國與盟國介入陸對台進行兩棲登陸戰的劇本,成為華府擴充五角大廈預算、推動各式武器計畫的核心理由。北京在作戰層面還有其他選項,包括封鎖行動。
在美國總統川普命令下,B-2隱形轟炸機上周六空襲了伊朗3處核設施,投下GBU-57「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轟炸目標後安全返回。在這次任務中,7架B-2轟炸機飛行了近27,000公里,歷經37小時,並獲得戰機、偵察機及加油機等超過100架軍機的支援。
美國空軍本月初首度公開秘密研發多年的AGM-181「長程遠攻武器系統」(LRSO)想像圖,讓外界一窺其可能樣貌。該型飛彈由雷神公司研發,預計2030年取代波音製造的AGM-86B空射巡弋飛彈,鞏固美國核嚇阻戰略。
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美東時間13日以36票贊成、27票反對,通過2026財政年度國防撥款法案(Fiscal Year 2026 Defense Appropriations Act),接下來將送交眾院全體會議處理。法案中一項引人注目的條款是將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49億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旨在提升台灣的防衛、戰備以及嚇阻能力。
軍聞網站「The Aviationist」5日報導,美空軍B-1B轟炸機隊本月迎來服役40週年里程碑,其自1985年服役迄今,長期擔負空中轟炸與密接空中支援(CAS)任務,對確保美國安全居功厥偉,未來仍將繼續擔負長程投射平臺,直到新一代B-21轟炸機服役接替任務。
大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擁有遠程打擊和核武打擊能力的美軍B-52戰略轟炸機,被評為對大陸構成最大威脅的美軍軍機。對此,資深軍事專家、《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提到,B-52是種空中發射載台,而只要發射武器夠先進,空中載台本身不必強調十八般武藝都要會,因此,未來B-52的使用還可以值得期待。
24日在佛州登場的航空展上,美國空軍首度對外展示,7架不同的轟炸機、戰鬥機以編隊形式進行飛行表演的壯觀場面,讓現場數千民眾報以熱烈掌聲。
美國國家核能安全管理局(NNSA)19日表示,美軍首批最新版B61-13自由落體核子彈頭,已於近期完工出廠,較原定時程提前一年達成進度,未來將由現役的B-2,及新一代B-21轟炸機搭載,提升「核武鐵三角」之一的空基核武打擊戰力(如圖,取自美國國家核能安全管理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