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磁振造影的搜寻结果,共139

  • 恍神不代表懒惰!研究揭示大脑「自我清洁」的神奇机制

    恍神不代表懒惰!研究揭示大脑「自我清洁」的神奇机制

    你是否也有在工作、开会或阅读时突然「恍神」的经验?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新研究,这种看似注意力不集中或分心的现象,可能是大脑在睡眠不足时,于清醒状态下强制启动的「清洁」机制。

  • 中医大附医完成首例阿兹海默症新药施打 病程延缓治疗正式启动

    随着臺湾迈入超高龄社会,失智症人口逐年攀升。卫福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台65岁以上失智人口约35万人,其中阿兹海默症占七成以上。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22日宣布完成首例阿兹海默症新药「欣智乐」(Donanemab)施打,象徵国内临床治疗正式导入可延缓病程的新型药物。

  • 国军左营总医院「潜水生理训练中心大楼」今启用

    国军左营总医院「潜水生理训练中心大楼」今启用

     国军左营总医院「潜水生理训练中心大楼」今(21)日启用,邀请中华民国高压暨海底医学会荣誉理事长牛柯琪等歷任潜水医学中心主任贵宾参加,见证医院自民国64年开设潜水医学中心以来,歷经半个世纪专业深耕,成为国内少数同时设有烧伤中心与潜水医学中心的医疗机构,展现推动潜水医学、军阵医学与高压氧医学的丰富成果。

  • 睡醒视力模糊误认中暑 竟是中风

    睡醒视力模糊误认中暑 竟是中风

     50多岁黄姓男子午休醒来,突然视力模糊、头晕,以为是中暑,就医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医师提醒眼球活动无力、单侧眼皮下垂、看东西模糊或复视,可能是脑中风警讯,千万不要轻忽,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 单眼模糊头晕「以为中暑」!50多岁男竟是脑中风

    单眼模糊头晕「以为中暑」!50多岁男竟是脑中风

    彰化1名50多岁黄姓男子上月中旬午休醒来,发现视力模糊、头晕,因没有手脚无力、嘴角歪斜等症状,就以为仅是中暑而不为意,但太太觉得他右眼「怪怪的」,怀疑情况不对劲,黄男经医院检查,确诊缺血性脑中风,医师提醒,眼球活动无力、单侧眼皮下垂、看东西模糊或复视,都可能是脑中风警讯,应尽速就医,避免错失黄金治疗期。

  • 稀土让美中角力升级  手机、战机、卫星都少不了它

    稀土让美中角力升级 手机、战机、卫星都少不了它

    美中贸易战有一个主要的症结—稀土矿物。中国于9日宣布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促使美国总统川普採取祭出100%关税的经济报復措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稀土角力早在川普政府之前就已存在。中国多年来透过产业政策,逐步建立了对这些关键矿物近乎完全的控制权。

  • 12年服务逾万人次 台东乳癌筛检车 年底退役

    12年服务逾万人次 台东乳癌筛检车 年底退役

     乳癌是台湾女性发生率最高的癌症,台东天主教圣母医院2013年获美商公司捐赠磁振造影(Breast MRI)行动乳房摄影筛检车,12年来累计服务逾万人次,造福无数台东妇女,不过,由于设备老旧与维护成本过高,院方近日宣布筛检车将于今年底结束服务。对此,台东县卫生局强调,县内另有1辆摄影巡迴车,筛检资源不会中断。

  • 导入AI智慧医疗 长庚打造双核心研究平台

    导入AI智慧医疗 长庚打造双核心研究平台

    长庚纪念医院宣布整合「临床代谢体学核心实验室」与「临床蛋白质体核心实验室」,打造双核心研究平台,新平台将导入人工智慧(AI)技术,结合高维度生物资料与临床资讯,进行疾病分类、风险预测与个人化治疗模型建构,为精准医疗与智慧医疗提供强力后盾。

  • 中心综合医院整合尖端AI科技 开展健检医疗新里程碑

    中心综合医院整合尖端AI科技 开展健检医疗新里程碑

    AI(人工智慧)科技浪潮,近年开始全面领航百工百业,中心综合医院「高阶医学影像中心」整合西门子(Siemens )、Olympus 、GE等世界知名高阶健检仪器巨擘,为国内健检医疗业开启新的里程碑。

  • 联准会降息利多!美股四大指数再创歷史新高 00983A成焦点

    台股加权指数12日再度改写收盘新高纪录,但近期交投热络的台股主动式ETF,12日呈现震盪休息,反而是表现相对低调的海外主动式ETF异军突起。中信ARK创新主动式ETF(00983A)受惠主要持股Tesla当日大涨逾6%、Tampus AI大涨13.6%,以及Circle大涨逾17%的利多激励,今日带量上涨逾2%,创挂牌以来新高价,成为今日主动式ETF焦点。

  • 心臟乱跳+胸闷 当心心律不整来敲门

    心臟乱跳+胸闷 当心心律不整来敲门

     扑通扑通心臟乱跳、有时是紧张、期待出现加速状况,属正常反应,但若是无预期下心悸,并伴随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就需要深究,很可能是心律不整。

  • 每吃一口饭都在动脑!研究揭咀嚼吞咽与认知力密切相关

    每吃一口饭都在动脑!研究揭咀嚼吞咽与认知力密切相关

    每吃一口饭、每吞一口水,不只是嘴巴的简单动作?其实,这些再日常不过的行为,背后竟牵动着复杂的人脑神经网络。阳明交大牙医学系与阳明交大磁振造影核心实验室,歷经两年合作,最近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的两篇研究论文,揭示咀嚼与吞咽这两项每天重复的动作与脑部活动有关,再次印证咀嚼吞咽与人脑心智功能存在密切关联。

  • 七月半卡阴?重症医揭「见到鬼」真相:白内障也中

    七月半卡阴?重症医揭「见到鬼」真相:白内障也中

    很多人听过阴阳眼,甚至深信自己看到鬼,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这些「天选鬼眼」的人,可能是眼部或脑部出现病变,例如白内障、黄斑部病变,甚至是脑内有肿瘤,曾有患者因脑肿瘤,造成视神经发炎,老是抱怨撞鬼,在转介神经外科手术后,高兴到不行,因为自此再也没有看见鬼了。

  • 中年男走路不稳竟是脑瘤 医曝早期症状:及时治疗是关键

    中年男走路不稳竟是脑瘤 医曝早期症状:及时治疗是关键

    基隆市有一名40余岁的男性,近期出现走路不稳与右脚乏力的情况,便赴部立基隆医院就诊,经过基隆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医师蔡翊新为其检查,发现男子大脑左顶叶有1颗约4公分的颅内肿瘤,经手术切除后,康復情况良好。蔡翊新表示,脑瘤并非无法治疗,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

  • 失智潜伏无症状 早期筛检阻断

    失智潜伏无症状 早期筛检阻断

     自己或家人变得健忘、专注力下降、判断力变差,甚至性情改变?专家提醒,失智症是一种脑部疾病,不单纯只是因为老化,发生原因复杂且多样,临床上不少家属等到患者明显退化时才惊觉异状,错失了早期医疗介入控制的黄金时机。

  • 沈玉琳罹血癌找无病因 医师揭残酷真相「叮嘱1点最重要」

    沈玉琳罹血癌找无病因 医师揭残酷真相「叮嘱1点最重要」

    57岁资深艺人沈玉琳,上个月29日因身体不适紧急住院,经诊断证实罹患白血病(俗称血癌),随即暂停演艺工作专心治疗。沈玉琳昨(22日)上午亲自在社群平台发文,公开病程细节,「白血病根本无法预防,它会有徵兆,但一旦徵兆出现,你就是得病了,就是要住院治疗。」对此,ICU医师陈志金也强调,罹患白血病者做健检也不一定能够提早发现。

  • 看电视害失智?40万人研究曝日看1时数:风险飙44%

    看电视害失智?40万人研究曝日看1时数:风险飙44%

    很多人退休后,最常做的事,就是窝在沙发看电视,不过,一项追踪逾12年的大型研究发现,相较于每天看电视少于1个小时者,每天看电视5小时以上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高出44%、中风风险提高12%、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也上升28%,显示看电视时间越长,与大脑结构受损可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 影》台东马偕磁振造影仪退役「淬息」 1千公升液态氦喷发如云海

    影》台东马偕磁振造影仪退役「淬息」 1千公升液态氦喷发如云海

    台东马偕医院磁振造影仪(MRI)服役长达16年,院方汰旧换新,今(9)日下午进行旧机「淬息」作业,过程中释放1000公升液态氦气冷却主机系统,水气瞬间凝结成白烟滚涌而出,景象罕见又壮观,全程约5分钟。

  • 每年近万名男性罹摄护腺癌 医点名5类人高风险

    每年近万名男性罹摄护腺癌 医点名5类人高风险

    台湾每年新增9000多位摄护腺癌患者,为男性癌症发生率第3名。早期摄护腺癌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因为骨头痛,就医才惊觉罹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有如「男性最害怕的癌症」,而年纪大、有家族史、爱吃油腻食物、长期抽菸,或有BRCA2基因突变者是5大好发族群。

  • 李远哲夫人胰臟癌逝 医示警4大警讯:血糖恶化要注意

    李远哲夫人胰臟癌逝 医示警4大警讯:血糖恶化要注意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央研究院前院长李远哲的夫人吴锦丽女士,因罹患胰臟癌,于7月12日辞世,享耆寿90岁。胃肠肝胆科医师王文伦表示,腹痛、腹泻、黄疸、体重减轻,是胰臟癌最可能出现的症状,若有上述不适,做肠镜、胃镜未发现异样,要留心可能是胰臟长肿瘤,此外,中年后才确诊或突然恶化的糖尿病,也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讯。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