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管高岳的搜寻结果,共07笔
台北地院上周审理京华城案,传唤认罪获缓起诉处分确定的行贿罪被告、前威京集团法务经理陈俊源,陈证称捐款30万元给民眾党过程「忘记了」。前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法务部政风司司长管高岳在脸书发文,认为检察官讯问是「先射箭再画靶」,强调缓起诉处分要件必须是被告确实有犯罪,而非只有「犯罪嫌疑」,批评检察官恣意对陈缓起诉处分,是荒腔走板的缓起诉处分。
前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法务部政风司长管高岳在脸书PO文,质疑台高检对北检朱亚虎缓起诉处分审查「草率」,台湾高检署20日说明,台高检是依据全部卷证资料,认定北检缓起诉处分并无不当,依法驳回再议,澄清并无草率情况。
涉京华城案的前鼎越开发董事长朱亚虎因认罪,获缓起诉处分确定,但他日前在法庭上「翻供」,引发关注。对此,前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法务部政风司司长管高岳在脸书上PO文,批评北检认定朱亚虎行贿事证「离谱」,而高检署竟无视北检缓起诉处分的诸多瑕疵,而驳回再议「草率」,令人遗憾。
柯文哲4人遭北院裁定羁押,合议庭裁定理由特别提到「尊重审级制度」,遭外界解读「奉命羁押」的关键,起因台湾高等法院审判长谢静慧的合议庭作出的裁定,认为柯4人若交保,可藉网际网路勾串,但谢静慧被起底8年前针对桃园老翁吴声鸿杀人案羁押抗告的裁定理由,却认为原审指称以目前通讯科技甚为发达,被告一旦具保获释,仍有可能透过各种管道与在逃共犯联繫,有勾串之虞,羁押无异「强迫取证」,有违法之虞,见解因人不同前后大翻转。
台北地检署起诉京华城案,不服法院接押庭裁定柯文哲4名被告交保,提起抗告,高院以「被告否认犯罪」有勾串之虞等理由,第二度发回更裁,对此,曾任法务部政风司长、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的律师管高岳在脸书发文,认为依据最高法院判决意旨,被告之陈述自由、辩明及辩解(辩护)权,均是被告依法所享有之基本诉讼权利。因此被告否认犯罪能否作为羁押之理由及事证,值得深思。
台北地检署起诉京华城等案,不服法院接押庭裁定柯文哲交保,提起抗告成功,法院改裁定柯羁押,引发法界讨论。曾任法务部政风司司长、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的律师管高岳,在脸书发文认为,检察官依法对京华城案提起公诉,代表「侦查已臻完备」,检察官在移审后不服法院交保裁定,罕见提抗告,似乎凸显检察官侦查似「未臻完备」即行起诉,而法院决定续押,似乎考虑日后审判过程中检察官攻击的便利性,似有变相承认「侦查中羁押得逾4个月」。
海巡署追捕大陆船艇,致陆船翻覆2死,风波愈演愈烈,曾任法务部政风司司长、台湾高检署主任检察官管高岳,在脸书发文评论相关单位案发迄今「挤牙膏」的说明,徒增外界揣测及不信任,让原本应是单纯意外事故的个案,演变成国安问题,真是「荒腔走板的危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