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血管性失智的搜寻结果,共36笔
有些人认为得带状疱疹,只是皮肤起水泡、痛几天就好。不过,一项追踪超过上万名长者的最新研究发现,带状疱疹不只伤心还伤脑,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29%,但若接种了疫苗,未来3年半内,不仅全因死亡降低21%,还能减少24%缺血性中风与50%血管性失智的风险。
如厕过后养成观察排泄物特徵的习惯,有可能就此发现健康问题早期徵兆,提前拦截防治。瑞典一项13万人研究发现,尿液一项细微的变化很可能是失智症警讯,发生率增加至多达37%。
亚东医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兴的专题主题是「失智症诊断及新药评估」,带领会眾认识不同类型的失智症,以及早期、中期、后末期的临床症状,更分享阿兹海默症突破性新药治疗,传递预防及延缓失智的新策略。
脑雾、健忘、注意力差,你也有这些记忆力衰退的初老症状吗?营养师高敏敏表示,失智症已有年轻化趋势,从饮食面越早预防越好,包括人造奶油、加工起司、加工肉品、油炸、糕点甜食是五大伤脑食物,建议要少吃,从年轻就开始保养大脑。
最近,几则新闻焦点,让台湾民眾再度关注「失智症」。从高人气戏剧《忘了我记得》、心臟外科名医林芳郁惊传已失智5年,再到亚东医院施打台湾第一剂阿兹海默症新药,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承载着失智症家庭的现实与无奈。
以为血糖偏高、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就不必太在意?家医科医师魏士航表示,研究显示,光是处在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VD) 的风险,就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也就是说,就算血糖只是略为升高,也可能增加未来认知功能退化的风险。
失智症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年轻人也可能会中招。医师黄怡臻指出,有部分年轻人会因家族遗传、脑血管疾病或头部外伤而罹患失智症。有位48岁的妈妈因家事频频出错,甚至还忘记关炉火差点酿灾,家人带来就医后,确诊是中度失智症,属遗传型。
血糖只是有点高,还不到确诊糖尿病,就不用管?家医科医师魏士航表示,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最新研究显示,即使只是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54%,等于还没得糖尿病,大脑可能就已出现认知衰退的情况。
血糖偏高、未被诊断为糖尿病,就可不必在意?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专家提醒,糖尿病前期,未来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高,原因在于高血糖会损害脑血管,导致白质病变与血管性失智症。慢性高血糖也可能伤害脑神经细胞,加速神经退化,影响记忆与学习能力。
惠中寺「未来与希望」系列讲座,6月18日邀请台中荣总神经外科权威、李综合医院体系总院长李旭东医生,主讲「大脑的防盗术:如何保护你的“大脑财宝”」, 深入浅出解析失智症的类型、症状、治疗方式与预防方法。讲座吸引近400人聆听,网路触及人数近8000人,反映大眾对脑部健康议题的高度关注。
曾任台大、北荣、亚东3大医学中心院长、前卫生署长的心臟外科名医林芳郁,在退休后罹患失智症,与疾病搏斗了近5年。新竹南门综合医院指出,失智症是一种大脑功能退化的症候群,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兹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路易体失智症、额颞叶型失智症,阿兹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一种,清楚分类,才能更早发现、更早介入。
一人失智恐拖垮全家。减重医师蔡明劼表示,一项近200万人研究发现,代谢症候群患者罹患早发性失智症的风险增加24%,若同时符合腰围粗、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与好胆固醇低的5项代谢异常指标,失智风险更高出近70%,提醒别以为40岁还年轻,若忽视代谢健康,大脑恐先出状况。
未来新药(Future PharmaTech)宣布完成旗下首支新药:FPT01性功能障碍新药的商业授权,与宝龄富锦(1760)签署合作合约。
男子阿国(化名)因患有血管性失智症及脑梗塞,社会局安排居服员一周6天过去照顾他,阿果仅领有中低收入户补助3772元,而独子已声请免除扶养义务获准,但他的3个兄弟姊妹则表示,他们并未与阿国同住,生活也无任何交集,并且他们经济不佳,若要养阿国,将导致无法维持生活,因此诉请免除扶养义务。
嘉义市目前确诊失智症有4000人左右,年轻人失智者约30人,嘉义市去年携手医疗院所首创推出「忆嘉人6支箭」服务方案,面对高龄化、少子化,失智症有如一波大海啸,今(13日)嘉义基督教医院举办「2025失智症国际研讨会」,聚焦失智友善城市的全方位照护,邀请来自日本、美国、英国等国际失智症专家,与国内专业团队共同交流,探访从预防、诊断、治疗到社区整合照护的全方位策略。
失智症(Dementia)是一个综合症状群,并不是单一疾病。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类型,主要影响记忆、思考能力、行为和日常活动的能力。失智症类型依占比高低依序如下:阿兹海默症(约60~70%)、血管性失智症(约15~20%)、路易氏体失智症(约5~10%)、额颞叶型失智症(约5%)和其他类型(约5%以下)。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儘管价格普遍较低廉、容易取得,不过通常含有大量盐、糖和脂肪。根据国际研究,过量摄取恐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焦虑症、忧郁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已故《皇冠》杂志社创办人平鑫涛的前妻、资深水墨画家林婉珍日前辞世,享耆寿95岁。林婉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蹟是与平鑫涛、作家琼瑶的三角恋情,并出书指控琼瑶破坏她和平鑫涛的婚姻,不过随着三人先后离世,这段恩怨也化为过去。
已故《皇冠》杂志社创办人平鑫涛的前妻、资深水墨画家林婉珍本月4日晚间辞世,享耆寿95岁。林婉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蹟是与平鑫涛、作家琼瑶的三角恋情,并出书指控琼瑶破坏她和平鑫涛的婚姻,不过随着三人先后离世,这段恩怨也化为过去。
皇冠杂志社创立人平鑫涛前妻、资深水墨画家林婉珍传出于本月4日晚间辞世,享耆寿95岁,其女儿平珩昨(10日)向媒体证实此事。而林婉珍除了是水墨画家才女外,最令外人熟知的是她和前夫平鑫涛、琼瑶的三角恋情,林婉珍生前曾因此出书,控诉琼瑶破坏她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