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口衰退的搜寻结果,共104笔
部分钢厂尝试以减产或调整盘价因应,但整体供需失衡、需求復甦迟缓与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持续压抑钢价与产业信心,钢铁业在岁末面临严峻考验,第四季旺季不旺几乎已成定局。
AI需求大爆发,主计总处10月31日公布第3季经济成长率概估为7.64%,较8月预测2.91%大幅上修4.73个百分点,为近17季以来次高增幅;主计总处官员表示,AI新兴科技应用需求热络、消费性电子新品拉货效应,加上关税衝击减缓,商品出口表现远优于预期;若依陆续出炉各季经济成长率上修概估数字估算,全年经济成长率是「坐五望六」。
每月发布的景气灯号已有相当长的歷史了,自1984年起架构始定,以九项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当月景气走势。随着产业结构改变,四十多年来每隔五、六年就会通盘检讨进行改版,淘汰钝化指标,引进敏锐度高的指标,并调整检查值,以让灯号能如实反映景气。
为降低我国农产外销过度依赖特定市场的状况,农业部每年编列「农产品全球通路拓展计画」,协助业者打造品牌、行销国际,其中2025年总经费达6亿元,为该计画实施后新高,但今年1至6月农产出口总额为22.4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衰退10.2%,为此农业部2026年再编列4亿预算,并结合跨域合作、创造附加价值等措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及提升国际竞争。
陆委会3日公告第72次谘询委员会议并说明重点摘要,指出中美近期进行多轮经贸谈判,面对川普政府2026年期中选举压力,中共有意「以拖待变」,让步也多属策略及象徵性措施,认为中美谈判难取得持久且具体共识,建议留意中共可能透过认知战,引导台湾社会对美产生质疑,削弱台湾社会对国际合作的信任。
受惠于人工智慧(AI)带动的半导体拉货潮,台湾8月出口额首度超越南韩,经济表现强劲,引起南韩媒体高度关注。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台湾2026年人均GDP将达36319美元,超过韩国的35880美元。分析指出,AI推动台湾半导体蓬勃发展,形成经济荣景;相对地,韩国则因美国关税政策承受沉重压力,两国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台湾今年7月出口566.8亿美元,年增42%,8月再上一层楼,到达584.9亿美元,年增34.1%,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从这个数字看出不同的意义,因为韩国8月出口仅584亿美元,台湾8月出口首度超越韩国,这是史上头一遭,但他也示警,在川普关税大刀挥舞下,台湾虽挤进对美出口前段班,同时也面对更大的危险与压力。
美国总统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预计在8月1日实施,台湾尚未揭晓,已经是企业界关注焦点。目前我国经济预测机构多认为台湾关税最终落在10%与20%之间,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警示,若结果不如预期、甚至高达25%以上,不仅螺丝、工具机、机械等产业亏损,接下来传产可能面临倒闭、无薪假、裁员等问题,经济不好、消费也带动不起来,进而连服务业都受到影响。
美国对等关税寄出通知函,工商团体表示,对台湾产业的衝击须视与日、韩对等关税间的差距。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指出,台湾可以参考彼此税率,再来看如何争取调整。对于外媒月前报导,台湾被课32%对等关税,经济成长率将下降3.8%,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邱达生分析,那是未纳入拉货效应,但第2季开始,很多原本下半年出口货品,提前在上半年出货,可减缓衝击,惟要保三恐有难度。
面对立法院蓝白联手通过法案后,引发民进党支持者发起多位在野立委罢免行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今(6)日出席「反恶罢 战独裁」新北市劳工、客家团体后援会联合成立大会时强调,7月26日不只是罢免案的投票日,更是「守护台湾民主的保卫战」。他严厉抨击赖清德总统推动罢免在野党立委是「民主之耻」,更指控赖正试图集行政、立法、司法于一身,「成为台湾的独裁者」。
川普关税措施衝击百工百业,股民恐怕最有感。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7日公布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63.7点,较上月下滑1.23点,呈现「连4跌」走势,创2024年5月以来低点,且六项指标全数下降,其中以投资股票信心下跌最多,创2023年2月来新低。
新台币再度失守,匯率12日狂飙2.6角、终场收在29.66元,创近3年来新高;中央大学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警示,升值幅度愈大,经济成长率下修风险也愈高。
中美当前仍处在关税90天休兵期,国际投行高盛指出,中国6月初出口美国的货柜海运活动逐渐增加,让投资人期待,在夏季运输旺季到来前,可能出现第二波提前备货潮。
大陆海关总署9日公告最新进出口统计,以美元计价来看,前5月进出口总额达到2.49兆美元,较上年同期成长1.3%、幅度与前4月持平。而在中美贸易战下,对美外贸衰退持续扩大,前5月进出口2397亿美元,年减幅从前4月3.1%扩大至9.1%,其中出口衰退幅度扩大7.2个百分点至9.7%;进口也从年减4.7%放大到7.4%。
中美贸易谈判渐有进展,双方大幅调降报復性关税后,川普透露大陆同意全面开放市场,包括政府补贴、强迫技术移转及农产品进口限制等非关税障碍将可解除。川普认为这是重要的成果,将帮助美国企业进入大陆,取得更公平的贸易与竞争环境。
中美贸易谈判渐有进展,双方大幅调降报復性关税后,川普透露大陆同意全面开放市场,包括政府补贴、强迫技术移转及农产品进口限制等非关税障碍将可解除。川普认为这是重要的成果,将帮助美国企业进入大陆,取得更公平的贸易与竞争环境。
受私人消费停滞及出口下滑影响,日本第一季国内生产毛额(GDP)减幅超出预期,一年来首见萎缩。最新数据凸显出,日本在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战的威胁下,经济復甦更为脆弱。
受私人消费停滞及出口下滑影响,日本第一季国内生产毛额(GDP)减幅超出预期,一年来首见萎缩。最新数据凸显出,日本面临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战的威胁,经济復甦更为脆弱。
中美关税破冰谈判有实质进展,12日公开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显示,中美都会临时降低关税90天,美国对中国大陆商品的关税将由145%降至30%,中国大陆对美国关税则由125%降至10%,特定商品另加10%~15%。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与中国代表的本次谈判是非常好的个人互动,双方都很好地代表国家利益;双方也都不希望脱鉤,不希望贸易禁运,并希望看到中国对美国商品更加开放。
供应链重组效应和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台湾主要进出口市场大洗牌。财政部8日公布4月进出口统计,除去年因AI供应链崛起,使得南韩成为台湾重要进口市场,马来西亚4月则一跃成为台湾第三大出口国,仅次陆港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