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自立支援的搜寻结果,共25

  • 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 三主轴吸睛

    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 三主轴吸睛

     因应超高龄化趋势与照护需求,新北市政府日前举办「2025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已圆满落幕,匯聚国内外产官学界代表与实务工作者,聚焦「创新照护」、「智慧科技」及「在地安养」三大主轴,共同探讨长照政策与服务创新未来。

  • 新北在三芝、淡水打造「长照创新聚落」

    新北在三芝、淡水打造「长照创新聚落」

    面对超高龄社会挑战,新北市于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在新板希尔顿酒店举办「2025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广邀国内外产官学代表与实务工作者,聚焦「创新照护」、「智慧科技」、「在地安养」三大主轴,进行跨域对谈,探索长照政策与服务创新的未来方向。

  • 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广邀海内外专家 探讨服务创新未来方向

    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广邀海内外专家 探讨服务创新未来方向

    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面对新型态的挑战,新北市政府10日至11日举行「2025长照创新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产官学代表与实务工作者,聚焦「创新照护」、「智慧科技」、「在地安养」三大主轴,探索长照政策与服务创新的未来方向。新北市长侯友宜出席时表示,市府积极强化长照资源的布建与整合,长照3.0利用AI科技照顾长者更到位。

  • 台南首创街友支援中心 日本来观摩

    台南首创街友支援中心 日本来观摩

     台南市目前列册街友272人,其中约有151人尚在街头生活,市府社会局经由全国首创「街友生活自立支援服务中心」协助,截至今年5月,已转介职业训练2人,就业媒合服务75人,其中5名街友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1人工作稳定后重返家庭。日本社会福祉法人有邻协会来台参访观摩,交换街友的安置经验。

  • 台南有效辅导街友重返职场与家庭 日方来访观摩

    台南有效辅导街友重返职场与家庭 日方来访观摩

    台南市政府社会局目前列册街友272人,其中约有151人尚在街头生活,经由全国首创的「街友生活自立支援服务中心」协助,截至今年5月,已转介职业训练2人,就业媒合服务75人,其中5名街友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其中1名工作稳定后返家,与家人重聚。日本社会福祉法人有隣协会来台参访,特地来观摩这项成效,交换两国对街友的安置经验。

  • 艋舺公园将改建「全面施工」! 无家盟忧街友外溢

    艋舺公园将改建「全面施工」! 无家盟忧街友外溢

    台北市政府将参照日本表参道,耗资1.9亿改建万华区艋舺公园,预计本月底动工,然由多个在地公民团体组成的无家者联盟今天指出,本次改建将迫迁70位无家者,并衝击周边社会秩序,去年北市府承诺「分段施工」因应,现却改成「全面施工」,担忧衝击扩大1倍,批评台北市长蒋万安没有督导跨局处的协调行动,呼吁北市府提出市府层级的政策跟资源,否则将酿成近年最大规模的无家者排除事件,也会使台北车站周边再添一群无家者。

  • 老年照护 恐剩外国人、机器人

    老年照护 恐剩外国人、机器人

     卫福部最新统计出炉,全国长照服务涵盖率逐年提升,去年达84%,其中台北市为全国最低,仅58%。民团质疑,该计算方式不包含外籍看护,且就算只用1次交通接送也会被算入,数据失真。当高龄化加速,生育率持续探底,「我们的老年只剩下外国人、机器人来照顾了」。

  • 端节送爱 南市社会局慰问街友

    端节送爱 南市社会局慰问街友

     台南市政府社会局23日在北区和顺里活动中心举办端午慰问街友活动,社会局长郭乃文慰勉街友「遇困难也要好好活着」。台南市去年在国宾大楼4楼打造「街友自立支援服务中心」提供洗澡休憩服务,每日平均30至50名街友使用,大幅解决街友卫生健康问题。

  • 端午送暖!台南市社会局慰问街友 自立支援中心成重要后盾

    端午送暖!台南市社会局慰问街友 自立支援中心成重要后盾

    台南市有近3分之2的街友选择流落街头,主要聚集在台南车站与东丰路地下道一带,台南市社会局23日在北区和顺里活动中心举办端午慰问,共有90名街友共襄盛举,台南市社会局长郭乃文慰勉街友「遇困难也要好好活着」。台南市去年在国宾大楼4楼打造「街友自立支援服务中心」提供洗澡休憩服务,每日平均30至50名街友使用。大幅提升街友的卫生健康问题。

  • 新竹荣家72岁了 怀旧金曲与长辈共同庆生

    新竹荣家72岁了 怀旧金曲与长辈共同庆生

    温馨感人事蹟不断上演的新竹荣家72岁了!为庆祝成立72周年,新竹荣家近日邀请桃园市全视界爱唱族协会为长辈们带来1场热情洋溢、充满怀旧情怀的歌舞表演,工作人员、荣民、住民们大家齐唱生日快乐歌,共同切下庆生蛋糕,在温馨欢乐的气氛中与住民共享这分荣耀与喜悦。

  • 产品全方位、多角化经营 跨域研发 沿峰精密推肌力车试乘

    产品全方位、多角化经营 跨域研发 沿峰精密推肌力车试乘

     沿峰精密工业脱蜡铸造产业在国内属于重要基础工业,不断提升产品精密度与生产工艺技术,如今社会面临高龄化现象,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照顾好老人家,沿峰精密工业于台北国际自行车展推出「肌力车」试乘区,3月26日至29日南港展览馆2馆4楼(摊位:R0123),欢迎蒞临试乘。

  • 新广义日照温馨环境 长辈安心

    新广义日照温馨环境 长辈安心

     台湾迈入超高龄化社会之际,日照机构的设立如雨后春笋,各机构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位于大新营地区的新广义日照,以小规模多机能的服务模式,成为当地长辈与家属心中的首选,该机构重视长辈的生活价值与自我认同感,透过每日多元的活动与个人化照护方案,为长辈提供温馨又有尊严的生活环境,更荣获112年社会局长照机构评鑑优等的殊荣。

  • 照服员大缺 学者吁纳兼职人力

    照服员大缺 学者吁纳兼职人力

     超高龄衝击下,长照需求日渐增加,但各行各业缺工严重,照服员人力恐不足以负荷我国照顾需求。专家建议,应在服务模式内做创新,更多元运用现有人力,如促进中高龄就业,让人力回流,并放宽人力及空间运用限制,将「兼职人力」纳入考量。

  • 长照整合 12部医设14家住宿机构

    长照整合 12部医设14家住宿机构

     台湾明年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医疗及长照需求大幅增加。卫福部13日宣布,将斥资40亿元在12家部立医院,成立14家住宿式长照机构,预计2029年前完成,提供约1900床的长期照顾服务,落实医疗长照整合目标。专家建议,政府除了扩建床位,也应同步思考人力不足问题,并且投入积极復能,让医疗、长照的衔接更通顺。

  • 白天捆轮椅、夜间绑床上…谁让失智老人活在人间炼狱?

    白天捆轮椅、夜间绑床上…谁让失智老人活在人间炼狱?

    根据卫福部今年出炉的「全国社区失智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0年后,台湾失智者估破90万大关,65岁以上失智盛行率将逼近12%。

  • 卫福部补助偏乡长照 民团吁建立共生社区

    卫福部补助偏乡长照 民团吁建立共生社区

     面对超高龄社会,部分贫穷县市资源较缺乏,卫福部政务次长吕建德说明,卫福部透过长照基金补助,鼓励民间到原乡、离岛等长照资源不足地区设置长照机构;民团则呼吁,应建立共生社区,建立长者友善环境,才能真正达到永续。

  • 中臺科大高照系 赴日学习高龄长照新技术

    中臺科大高照系 赴日学习高龄长照新技术

    2025年台湾即将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如何应对未来老年人口增多的挑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日本自2007年成为亚洲地区最早迈入超高龄社会的国家,其经验无疑是台湾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日本内阁府令和5年版(2023年)高龄社会白皮书的最新数据显示,2037年日本高龄化率将达33.3%,即每三位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相较之下,台湾国家发展委员会推估至2039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0%,长期照顾需求亦随之增加。为因应此挑战,中臺科技大学高龄健康照护系荣获教育部学海筑梦计画补助,前往日本社会福祉法人州鹏会进行实习,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长期照顾专业人才。

  • 高龄化社会挑战 中臺科大学生赴日实习「认知症整合照护」培育人才

    高龄化社会挑战 中臺科大学生赴日实习「认知症整合照护」培育人才

    高龄社会的发展是全球共同的现象,人口高龄化导致失智症患者增加,衍生失智、失能的照顾课题。卫生福利部调查结果显示,臺湾65岁以上长者之失智症盛行率为7.99%,推估2024年65岁以上失智症人口数约35万人,2031年将逾47万人,2041年则达近68万人,显示未来失智症人口数有逐年攀升的趋势。中臺科技大学为因应臺湾高龄化社会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及强化学生失智症照护能力,护理系江青桂老师带领王瑞莹、林咏祯与罗予汝等学生前往日本知名机构「葵照护(Aoi Care)」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以「认知症整合照护」为主题,透过观察反思及做中学的学习。

  • 百业善举捐10台移位机 中市老人福利机构添助力

    百业善举捐10台移位机 中市老人福利机构添助力

    许多年长者和身障者都需要翻身、移动,造成照顾者身体伤害,苗栗幼安教养院号召企业及爱心人士募集移位机,19日捐赠10台给台中市老人福利机构,盼提升照护服务工作便利性。台中市副市长郑照新出席捐赠仪式,感谢各单位行善不遗余力。

  • 润康长期照护 提供爱与专业服务

    润康长期照护 提供爱与专业服务

     润康长期照护有限公司执行长施凯钧有着「长照先生」称号,他从药师身分开始斜杠,进入长照领域,看见人生百态,更透过「跨专业」合作与各种专业背景的医事人员共同合作,在长期照护的各个面向提供专业服务,长照工作不仅涉及日常照顾与护理,更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健康管理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