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菸防法的搜寻结果,共11笔
菸害防制法上路超过两年,依法可以上市的加热菸,至今仍卡关在健康风险评估审查中,前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早在2023年菸防法刚上路不久,就神预言台湾管制加热菸相较于西方国家和日韩,根本停留在上一个歷史阶段,如果外国人不小心把加热烟带进台湾,不但可能被没收,还可能被罚款。这些规定,使一些习惯了吸加热烟的外国瘾君子不愿意来台湾旅行。甚至政府刻意阻挡加热菸上市,会纵容走私加热菸形成犯罪温床,最终的结果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新北市卫生局昨宣布销毁6万多条非法入境的加热菸,公益团体CLEAN AIR大联盟发起人彭华干说,政府原本可以徵收到3108万元的菸捐和菸税,就这样一把火烧光了!这不正凸显政府的荒谬?立法院三读通过菸害防制法将加热菸纳管,行政部门却怠不执行拖延近2年,不仅陷民眾入罪,更让宝贵的健保长照资金付之一炬。
卫福部今年8月预告订定「菸品禁止使用之添加物」草案,拟禁止27种添加物,昨天(7)预告期满,网路上涌入高达1.2万则民眾意见,显见受到高度关注。台湾拒菸联盟代表206个团体联合发声,强调政府仅以负面表列方式列出禁用添加物清单,等于是大大放宽菸商的权利,吁请卫福部回归《菸害防制法》修法意旨,切勿违背立法院协商决议,以确实保障国人健康。
新修菸防法通过已超过1年,但加热菸却卡关迟迟不能开卖,许多吸菸者不满黑市乱象,近百人19日趁着立院开议前夕,动员舞台车在立院前大跳「三振舞」,痛批政府毫无作为,造成走私乱象、图利水货商,还任凭百亿元菸税流失。
新版《菸害防制法》已在2023年修法通过三读,其中第10条明订「菸品不得使用禁止添加物」,衞福部国健署日前也公告禁止掺有十多种口味的加味菸,正式上路后将不得贩售,对此民进党立委蔡易余表示,加味菸在国内有不小市场,一旦全面禁止,销售管道可能转入地下的水货,等同变相助长走私,认为未来若有机会修订,管制政策或可进行更广泛的通盘考量和讨论。
《菸害防制法》修法上路刚满周年,近百位民眾17日在行政院大门口抗议,表示国健署要求加热菸要通过「健康风险评估」,但相较纸菸什么都不用,1年多来还上市14款新菸,双重标准根本是在替纸菸护航,抗议者替新法举办「告别式」,并象徵性将纸菸投入金炉。
北市刑大日前前往南港区1家专卖库柏力克熊的精品店,在仓库及墙壁夹层,发现2630瓶各种口味的电子菸油,43岁陈姓老板表示一开始是熟客要求,他才会进货来偷卖,警讯后被依违反药事法、菸防法送办。
菸害防制法修正已满周年,但市面上仍买不到加热菸,上千菸民不满只能买昂贵没保障的水货,22日在CLEAN AIR大联盟发起人彭华干的号召下,从自由广场出发游行表达不满,彭华干表示,总统府、行政院不要在面对人民诉求的时候,重视推卸责任大过忠于依法行政,只会互踢皮球。
近千人不满菸防法执行状况,认为纸菸贩售变本加厉,22日将前往凯道游行,中正一警方公布相关交管措施,呼吁往来民眾配合疏导。
董氏基金会收到投诉,检举菸商在五股展览馆的超商产品展示会上,向店长及店员广告行销加热菸产品,透过Showgirl向店员们介绍加热菸功能,有奖徵答还可以抽iPhone。新北市卫生局表示,昨第一时间已派员前往现场稽查,现场查获疑似违法输入加热菸组合元件,涉嫌违反菸害防制法,最高可处5000万元罚锾。卫生局今再度前往现场稽查并发函制止主办单位切勿违法,并立刻停止继续办理此活动,同时再次前往稽查。卫生局将持续加强查察,倘查有违法情事将依法开罚。
曾经长达15年未修正的菸害防制法,在今年3月22日修法上路后,至今就要届满9 个月,这部号称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菸防法,到底改善了多少国民健康的忧患呢?结果可能让民眾失望。根据最新的民调显示,台北、台中与高雄三大都会区的吸菸族群,绝大多数仍是吸食燃烧并且会产生大量二手烟害的纸菸,其中98.7%受访者在7天内都有吸食纸菸。更让人忧心的是,菸防法虽然明订禁止电子烟,相关单位也严格查缉,但过去3个月内使用电子烟的比例,还是居高不下,甚至还是已开放列管加热菸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