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皆涨的世代,唯独薪水不涨,没有父母金援,年轻人就算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房,就算挤出了头期款,高额的房贷仍然将人压得喘不过气。就有网友好奇,父母出生的年代物质匮乏、生活困苦,为何最后仍然买得起房子和车子?

PTT帐号「sasaki3630」的原PO,日前在八卦板PO文好奇问道「为什么以前父母那年代,不是说过得很苦?以前惯老板更多,吃苦=耐劳;或是师傅不肯教都是打骂教育,赚得少、生活也辛苦,为什么最后都买得起房子跟车子?现在年轻人则是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房子车子,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根据内政部营建署发布2017年度第4季房价负担能力指标统计成果,其中,全国房价所得比为9.16倍,也就是说平均要9.16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到房子。六都中房价所得比还是以台北市居冠,为14.99倍,等于要15年不吃不喝才能买房。

贴文一出随即掀起网友热议,不少人点出关键「薪水跟现在一样,物价房价只有1/10」、「不是以前便宜,是现在太离谱的贵好吗」、「以前薪资涨幅有跟上房价,现在惯老板比以前多、炒房的也比以前多」、「以前辛苦5~10年有房,现在要辛苦30年」。

也有网友分享家中父母的经歷「以前一坪才多少,我妈买房子的时候一坪才18万」、「我爸45年前出社会第一份工作薪8000,买的第一栋房子80万!」、「一栋马路旁透天100万,你正当工作的人都买的起」、「因为便宜…我爸以前一年买一户」。

文章来源:PTT
#父母 #买房 #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