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时期开始,女子出嫁时娘家都会准备一套陪嫁到夫家去的结婚用品或是财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嫁妆」,这项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含意。清代时,女性的嫁妆除了一般用品之外,还必备一条白色床单和神秘的铁制盒子,究竟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清代是最后一个王朝,在儒家文化长久的影响下,对封建礼制和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婚嫁更是成为女性最具代表性的道德评价标准。当时出嫁的女子跟现代比起来有极大的不同,首先是当时对成年的界定比现在提前许多,许多人在12岁甚至更小的岁数就开始论及婚嫁。再来是婚事必需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没办法透过自由恋爱结婚。最后就是女子在传统礼教严格的约束下,除了自己的家人外,几乎没办法和外面的男性接触,可谓是名符其实「未出阁」的闺女。
但这也衍生出2个难题,一个就是年纪太小的夫妻,不知道怎么顺利度过「洞房花烛夜」,新娘也不知道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没有发生过关系的「清白之身」。于是清代就开始在女子的嫁妆里准备白色床单和铁制的盒子,床单象徵娘家对该名女子清白之身的自信,主要用途就是为了查看女生洞房当晚有没有「落红」。而神秘的铁制盒子则是装了帮助小夫妻洞房的「说明书」,里面充满详细介绍男女「鱼水之欢」的画册、图文、书籍,让未经人事的年轻男女能够顺利进行,完成人生中的大事。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