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甘肃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有一座红塔寺,始建于南宋末年,但经过多次重修后,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被修建成上、中、下三殿,吸引不少游客朝圣,不过有人发现寺庙上,距离地面50公尺的位置,竟有一个神秘的石洞,让不少人推测里面可能有宝物,而住持也给出答案,让不少人惊呼「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毅力」。

根据《梨视频》报导,红塔山是拥有陡崖的红层地貌,峭壁下的红塔寺被凿在岩石上,塔名由此而得,始建于南宋末年,歷史相当悠久,也吸引不少人来参拜,造访的游客发现,在红塔寺上方的峭壁上有一个石洞,而且距离地面约50多公尺的位置,但由外侧来看,却未发现从地面连接至洞口的道路。

石洞里究竟有什么,也引发游客猜想,有人猜里面可能有宝藏。红塔寺住持唐仲吉对此表示,石洞原本是僧人修行的地方,南宋时期就有了,最早只是一个小洞,之后洞口又被挖大扩建,才有现今的规模,2012年敦煌研究院率领专家至红塔寺考察,发现该石洞内部面积约20平方公尺、高约2.3公尺。

而石洞内有壁画,绘释迦摩尼等菩萨画像,不过经专家反覆鑑定后,指壁画是扩建后才补上的,因此图案都先在纸上画好后才黏贴至墙壁,住持唐仲吉进一步解释,石窟外原本有栈道,但清末民初红塔寺屡遭破坏,又经歷10年浩劫,战乱导致寺院及栈道一度全毁,但也因此让石洞得以完整保留。

#红塔寺 #建筑奇闻 #歷史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