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动物园每次公布新生动物宝宝的讯息时,总是会获得广大的迴响,可是有时等到动物宝宝和游客见面时,似乎已经不像当初新闻照片释出时那么萌,外界难免好奇,为什么动物园不早点让动物宝宝见客呢?对此,园方解释,在不干扰动物妈妈哺育幼儿的状态下,会尽可能提供动物一个隐密、安全的环境,并在最适当的时机让牠们出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动物的需求为第一考量。

园方表示,有别于人类喜获麟儿时总会敲锣打鼓向亲友分享喜悦,野生动物恰好相反,为了能安全、顺利地把宝宝带大,动物妈妈总是小心翼翼、隐密地把宝宝藏在安全的地方,尤其是独居动物,妈妈育儿的压力更是大,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把宝宝吃掉。

事实上,野生动物普遍存在「杀婴」行为,雌性动物可能会杀死其他同类的后代,为了减少自己的后代对有限资源的竞争;雄性动物抢占领域后,为了确保让领地内的雌性个体快速进入繁殖期,及「当领袖」期间照顾的都是自己的小孩,也会出现杀婴行为,这都是为了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让自己的后代健康地生存下去,包括黑猩猩、狮子、老虎等都有这样的行为。

园方进一步指出,有些动物妈妈会杀死自己的部分或全部幼崽,甚至会吃掉牠们,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可能是补充妈妈的营养、让妈妈专心抚养相对健康的幼崽、或当幼崽因为各种原因死去或者快要死去时,避免引来捕食者的注意,还有当动物妈妈觉得环境不安全时,也很容易把宝宝吃掉,尤其是第一次当妈妈的个体。

先前石虎宝宝「虎力勇」三兄妹,从妈妈「平平」初到动物园时熟悉环境、认识公石虎、合笼、併笼到怀孕、生产、育幼,整个过程保育员都是透过监视器观察,除了喂食尽量减少和石虎接触。在石虎宝宝一个多月大时才逮到机会偷偷将「虎力勇」三兄妹抱出来秤重同时确认性别。

石虎「平平」初到动物园时熟悉环境、认识公石虎、合笼、併笼到怀孕、生产、育幼,整个过程保育员都是透过监视器观察。(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石虎「平平」初到动物园时熟悉环境、认识公石虎、合笼、併笼到怀孕、生产、育幼,整个过程保育员都是透过监视器观察。(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动物园在不干扰动物妈妈育幼的状态下,尽可能提供动物一个隐密、安全的育幼环境。(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动物园在不干扰动物妈妈育幼的状态下,尽可能提供动物一个隐密、安全的育幼环境。(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雌性动物可能会杀死其他同类的后代,为了减少自己的后代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雌性动物可能会杀死其他同类的后代,为了减少自己的后代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动物 #妈妈 #宝宝 #杀婴 #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