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的原因眾说纷纭,其中最被科学界接受的便是「小行星撞地球」,不过仍有少数学者认为,灭绝事件是缓慢发生的,而原因就是逐渐改变的海平面和气候。然而近日有科学家找到完整的恐龙腿化石,且研究后发现牠是是瞬间死亡的,推测这只恐龙很可能就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那天不幸死亡。
根据《BBC》报导,科学家在美国北达科他州西南部的考古遗址坦尼斯(Tanis)发现许多古生物化石,包含被碎片包裹住的鱼类、被木头贯穿的乌龟、躲在洞穴内死亡的哺乳类动物,还有尚未孵化、死在蛋中的翼龙胚胎,以及一根恐龙的完整腿化石,研究后证实腿骨的主人是一只草食性恐龙,学名为奇异龙属(Thescelosaurus)。
伦敦自然歷史博物馆的巴雷特(Paul Barrett)教授表示,研究过后未在腿上发现生病或啃咬、受伤的痕迹,其完整程度看起来就像是被外力狠狠扯下,认为这只恐龙很可能是在一瞬间死亡;再加上坦尼斯遗址与当初小行星撞击地球所留下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只差3000公里,因此科学家们推断,这只恐龙应该就是在灾难当天不幸死亡。
坦尼斯遗址在2008年首次被发现,它被认为记录了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后的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的事件,科学家曾在该遗址找到在灾难后很快就死亡的6条鱼,牠们的鳃里有小颗粒,为熔融「微陨石」碎屑。这些发现一再证实,坦尼斯遗址似乎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