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恐龙为何会一夕灭亡,科学界普遍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但却找不到相关证据佐证,近日有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化石遗址,发现疑似使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碎片琥珀粒,美国太空总署(NASA)专家得知后也感到非常惊讶。
根据《CNN》报导,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德帕尔马(Robert DePalma),2012年开始在北达科他州的古生物学地带丹尼斯(Tanis)进行研究,近日在其中一个着名化石遗址「地狱溪层」(Hell Creek Formation)内,找到疑似是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碎片琥珀粒。
德帕尔马提到,该遗址在白垩纪末期应该是一片沼泽雨林,与目前尘土飞扬的地貌差很多,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大多数碎片经数千万年都已变成黏土,然而他们还是发现一些被树脂包裹的碎片,并以琥珀的形式保存下来,「就像琥珀里的昆虫,能够被完美保存,当碎片融入树脂后,水气都进不去,使它们不会变成黏土,得以保存下来」。
分析琥珀粒的碎片成分,发现大部分成分都是钙质,推测可能来自犹加敦半岛的石灰岩,但团队发现其中2颗与其他碎片成分截然不同,富含铬、镍及一些陨石中常见的物质,德帕尔马表示「根据我们的初步分析,几乎可以肯定这些碎片来自宇宙,希望我们可以确认这颗小行星是由什么制成的,以及它可能来自哪里」。
德帕尔马团队的发现,迅速引起美国太空总署的注意,上个月还被邀请至马里兰州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发表近期的挖掘,飞行中心科学主任加尔文(Jim Garvin)表示,这实在是令人非常惊奇。而德帕尔马与团队目前还未将发现发表于学术期刊,相关论文将在近几个月内完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