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会定期举办选秀,除了挑选后妃人选,再来就是宫女,宫女入宫后,主要工作就是服侍妃嫔,学习礼仪及缝纫初期,经常遭受打骂,有些宫女受不了便投井自尽,还有人被活活打死,而宫女到了25岁就必须离宫,有的还会与太监形成「对食」关系,也有宫女被指婚许配给太监。

大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提到,清代选秀女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八旗选秀,选出成为皇帝后妃或宗室王公指婚的对象,另一种是内务府包衣秀女,也就是所谓的宫女,内务府选秀每年举办,选中的秀女入宫替补除役宫女的位置。

清末夏仁虎在《旧京锁记》写到,宫廷内的宫女数量不得超过500人,不过清朝史料中,并未发现这类规定,只明确记录不同阶级后妃能使用的宫女数量,例如皇太后12名、皇后10名、皇贵妃8名、常在3名、答应2名等,而清朝皇帝爱标榜节俭,后宫宫女数量确实比前朝少,而且皇帝是由太监服侍,身边绝不会有宫女。

宫中还分为大宫女和小宫女,大宫女是资深宫女,小宫女就是新进人员,宫女入宫后,会被安排到大宫女身边学习,小宫女若学得不好,大宫女恐会遭牵连,因此她们有责打的权力,嘉庆九年,寿康宫宫女「平安」就因学习缓慢,遭大宫女「全喜」责打,入宫仅3个月就受不了而投井自尽,新进宫女除了被大宫女责罚,也会被妃嫔打骂,例如乾隆帝的惇妃,就曾把一名宫女活活打死。

宫女在宫内除了要侍奉好主人,与太监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很多任务都须合作完成,因此她们入宫后,不仅认大宫女为姑姑,也会认太监做义父,有老太监的照料,在宫中做事才会较顺利,还可能衍生出男女情感,也就是所谓的「对食」,据清代史料记载,有不少宫女与太监出宫后,依旧住在一起,过着互相照料的生活。

宫女何荣儿在《宫女谈往录》提到,自己13岁进宫,18岁由慈禧指婚,配给光绪帝的贴身太监而出宫,让她苦不堪言。此外,清朝宫女有任职期限,但没有明确时间,康熙十六年,皇帝下令宫女只要超过30岁,就要必需退役出嫁,但在古代30岁已算高龄,想嫁出去并不容易,日后皇帝开始缩短服役年限,雍正下令宫女25岁就要逐出宫。

#清朝 #宫女 #后宫 #选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