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中有不少物品都象徵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比如龙袍、宝玺,以及皇帝的专属座椅「龙椅」,然而诞生于明朝、有500年歷史的龙椅「雕龙髹(ㄒㄧㄡ)金大椅」,在清朝灭亡后,竟也跟着消失近半世纪,最后是文物专家透过旧照片,在一处存放破旧家具的库房中,找回已经伤痕累累的龙椅。

大陆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雕龙髹金大椅制作于明代,并一直延用至清代,以最珍贵稀有的金丝楠木制成,椅背为圈椅式,且雕刻了13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清朝皇帝会坐在这张龙椅上举行登基大典和各种重要的国家活动,接受文武百官和番邦使臣的朝拜。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5年后宣布自称为「皇帝」,废除「中华民国」国号,恢復帝制,准备建立「中华帝国」,年号「洪宪」,实行君主立宪体制。

袁世凯登基后,认为不能再用封建帝制的招数,前朝皇帝的东西也不能留,于是派人将太和殿的物品都撤走,连雕龙髹金大椅也被搬走,改用一张半中式、半西式的大椅取代,椅背上还有一块以白缎绣成的「袁世凯帝国」国徽,后来国徽因年久渐渐裂开,意外露出里面的填充物竟是稻草。

西元194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希望恢復太和殿原貌,于是撤走了袁世凯的「稻草龙椅」,想要换上清代的,但试了几个都觉得太小了,且与周围的摆设并不相衬。最后是清史专家朱家溍(ㄐㄧㄣˋ)在1959年根据太和殿原貌的旧照片,在一处存放残破家具的库房里,找回伤痕累累的雕龙髹金大椅,歷经934天的修復,最终重返太和殿。

#龙椅 #袁世凯 #太和殿 #皇帝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