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基测每科满分80分的「分分计较」状况,教育部设计12年国教会考时,每科成绩仅分「精熟(A)」、「基础(B)」及「待加强(C)」等3级,藉由成绩粗略化,减低学生的竞争压力。会考成绩是免试入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因为基北区等地区竞争激烈,最后会考各科成绩除了原先3等级外,又增加「A+」、「A++」、「B+」、「B++」等4个标示。教育部说,4项标示非不得以不会用,以免造成考生激烈竞争。

现在会考结束了,全国15个招生区中,教育部又允许基北区及高雄区公布各科成绩标示对应人数的细部统计资料,「分分计较」程度又回到跟基测差不多,让人傻眼。

今年全国高中职五专共要招收31万8000个学生,免试入学占91%、特招考试分发入学占5%、特招甄选入学占4%。以会考成绩为依据的免试入学招生名额虽达9成,但主要集中在社区高中,明星高中的免试名额多半在25%以下。

明星高中免试入学放出来的名额非常少,考生如果想进这些学校,应以参加7月特招考试分发为主。教育部推估全国仅1成考生会来参加特招考试分发,其中约一半可进入明星学校。

不过这1成菁英学生,也考了会考,他们想先藉此成绩以免试入学挤进明星学校,如果不成,之后再来参加特招考试分发,两个管道都不放过。在菁英学生的家长要求下,教育部允许基北区及高雄区公布更详细的会考成绩统计资料,免试入学管道已被搞烂,12年国教第一步宣告失败。

#教育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