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腰围太粗吗?
你的腰围太粗吗?

乱吃东西、晚睡晚起、不爱运动,一项首次针对国内四到六年级学童进行的调查发现,高达2成6孩子腰太粗,但其中竟有3成自以为体态刚好甚至很瘦,对体型认知不足。营养师提醒,小时候腰太粗,长大后罹患三高的风险将高出正常学童2至5倍。

认知不足 有人自认瘦

这项调查由董氏基金会与三商美邦人寿进行,依全台学童人口比例,分北中南东4区,随机抽样1091名4到6年级学童;最让人惊讶的是,调查这26%「腰围身高比」超过理想值0.5的学童,27%觉得自己身材刚刚好,更有3%以为自己瘦。

调查发现,这些腰太粗学童中,不喜欢运动、每周运动5天以下的较一般学童多;饮食习惯上,腰太粗学童比正常学童少吃水果、少喝原味牛奶或羊奶,以及少和家人一起做饭、吃晚餐。

腰太粗 长大易三高

此外,腰太粗学童在假日时,比一般学童晚睡10分钟却早起15分钟;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组营养师吕蕙如指出,早睡早起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儿童若超过10点后入睡,生长激素无法正常分泌,孩子恐怕长不高,影响肥胖程度。

她说,小时候腰围太粗、肥胖,不仅增加日后持续肥胖机会,未来罹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比例,女生高出正常体态者2倍,男生更高出5倍。

腰围身高比 胖在哪

「小时候胖不是胖,让人容易忽略儿童体重与体态超标问题。」吕蕙如说,儿童体态超标,主因之一就是自我体型认知不足、几乎不量腰围;以往检测肥胖程度的标准为身体质量指数(BMI值),但「腰围身高比」更能精确知道学童「胖在哪里」,避免部分因运动型身材造成BMI值测出肥胖的情形。

国小生的腰围身高指数这是第一次的调查,董氏是希望今年推广之后每年可做相关调查。

「过胖不能拖!」高血压学会秘书长王宗道表示,据临床经验,25岁以前发生的儿童型高血压,大部分都跟饮食有关,胖小孩应少吃零食、多运动,尤其约14岁成长期过后,若体态仍然减不下,家长就需特别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