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大猎地,不过台北市土地稀有,过去被认为地主养地大宗、地处精华的户外停车场,成为建商在台北市猎地的主要标的,今年台北市至少有超过2,800坪的户外停车场的土地易手,规模达70亿元。
台北市多数户外停车场多为位于商业密度高、停车需求大的精华地段,开发价值可期,吸引建商投入卡位。根据统计显示,今年台北市至少有14宗土地交易现作为户外停车场,不乏土地面积超过200坪的土地交易。例如日前佳颖精密向关系企业亚昕以13.8亿元购入、计划共同开发的250坪都更土地,现况即作为停车场;皇翔、升阳等建商分别以10.1亿、5.4亿取得中正区杭州南路、万华区中华路土地;以及皇翔董娘所属的庆隆开发向永丰余何家以9.5亿购入的西门町商业区土地,每坪高达580万元,亦均作为停车场。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指出,台北市停车需求高,握有精华地主,租给停车场业者,被视为最主要的养地模式,开发商必须储备足够的土地库存,老屋整合重建的时程不易掌握,而停车场土地多无地上物占用,被建商买下的户外停车场土地,使用状况及产权归属都相对单纯。
不少精华区的停车场土地或其周边,都有都更、危老计画推行中,让建商可在自主推案与扩大基地、或参与重建之间,保有更大的弹性选择空间。
台北市中心的土地盖一块少一块,未来地价长线看涨,建商买进土地后,即使没有立即开发仍有增值利益可期,不少作为停车场土地交易,地价都有明显上涨。
例如台肥早期持有的南港土地作为停车场土地,出售给宏国集团旗下的万赐兴建设、福滙开发,就有9.6亿元的处分利益;亚昕近年陆续向瑠公农田水利水会买进、出售给佳颖并共同开发的敦南土地,也有5.2亿元的处分利益。
不过,建商大力开发台北市有限空地、与车争地,目前台北市停车位停供不应求的情形仍严峻,停车位吃紧,租金恐上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