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土地是不动产业者认为「交易热络」的标的,因海外台商回流争购,已大幅拉升价格,业者认为,央行新增此项相关要求,意在扼制目前庞大閒置资金流向工业区用地,「是央行加码打炒房的新增条款」。
金管会29日则宣布,在新的不动产曝险资本计提规范中再拉高银行土建融资本成本。金管会银行局副局长林志吉指出,银行对不动产曝险资本计提方式将改为「贷款价值比(即LTV法)」,并新增「土地收购、开发及建筑(ADC)」的曝险类别,原本土建融「个人户」的风险权数,2,000万元以下是75%、2,000万元以上是100%,现在直接拉高到150%,意即建商未来推案成本因此拉高,也可避免建商以地养地的炒房风险。
新版LTV法2021年6月起上路,已有十家银行决定今年底前率先採用新规定,包括合库、台北富邦、国泰世华、新光、元大、永丰、玉山、台新、日盛、中信银行;另有21家银行选择在2021年6月底採用新制;有四家银行决定採用现行的简单法;另有一家银行选择「新增」不动产授信案採LTV法,旧的不动产授信案则维持现行简单法。
央行29日与八家公股开会后做出三大要求:
一是落实放贷之前审查作业,避免银行资金成为借款人囤地之用,借款人办理土地抵押贷款案件宜检附具体兴建或开发计画及相关财务资料,或切结抵押土地于一定期间内动工兴建或开发;违反切结事项者,承贷银行应逐步收回贷款并提高贷款利率。
二是透过银行自律规范,强化閒置工业区土地的开发利用,银行办理借款人以閒置工业区土地申办贷款者,应请其提出具体兴建或开发计画,借款人无法提出或未依计画兴建或开发者,宜适用较为严格的贷款条件。
三是央行特别针对短期买卖工业区土地案件,要求银行应订定「较严格」的授信条件,银行办理工业区土地抵押贷款业务,应留意借款人的资金用途,针对短期买卖及有炒作之虞者,应订定较严格的自律规范。
央行表示,主要是吁请银行落实2015年以来所订的相关自律规范,期望避免工业区土地囤地及炒作,以防增加厂商建厂成本、影响企业正常投资意愿;点名八大公股行库则是因公股银向来是工业区土地融资的最大来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