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过世,许多乐迷感到不舍,台湾乐迷对傅聪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经常造访宝岛,逛故宫、看中医,更是他来台的必备行程。
双亲文革遇害 对政治抱戒心
傅聪过去因练琴过于勤奋,导致手伤,长期困扰着他,不弹琴时,总是戴着手套保暖。新象艺术创办人许博允就表示,傅聪来台,一定会去看中医治疗手伤,在针灸和电疗的协助下,让手部获得舒缓。
此外,傅聪还特别爱逛台北故宫,他本身艺术涵养极高,对书画及文物鑑赏具有一定的品味,对故宫文物的热爱,凸显他的博学及不忘本。
不过在未来台之前,傅聪对台湾是有疑虑的,主要是双亲在文革期间遇害,使他对政治抱持戒心,长笛家樊曼侬回忆,1982年,傅聪首次受邀来台演出,他原本担心,
台湾会不会像中国大陆一样是个极权社会。
「后来透过很多人帮忙,像是周文中、白先勇,他们跟傅聪说,台湾很安全,没问题的,他才放心愿意来,没想到,观眾对他的欢迎之热烈,让他印象非常的深刻。」从此和台湾结下不解之缘。
艺术涵养极高 热爱故宫文物
傅聪琴艺备受同行称道,他虽在21岁就获得大奖肯定,却不以炫技取胜,而是以他独特的诠释与丰富的音乐性征服观眾。
钢琴家叶绿娜表示,傅聪不只熟知古典诗词,对西方文学如莎士比亚,也能引经据典,「他在教萧邦降b小调奏鸣曲第二乐章结尾时,就引用《马克白》名句:『人生是个痴人说的故事,充满了喧闹与愤怒,毫无意义。』描述音乐里的意境,可说非常贴切。」
傅聪教学也很有一套,台湾钢琴家严俊杰过去曾向傅聪学习,「那时我还很小,才15、16岁,很多东西不懂,他的讲解很直接而真诚,弹得好就直接夸奖,弹不好也直接点出问题,收穫很大。」
严俊杰表示,傅聪要求的,其实是音乐本质,但经常被忽略,「像是韵味、节奏、萧邦乐谱上写的字,他仔细讲解和示范,让我觉得很温暖感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