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出车祸骨头断6根,让住在高雄市桥头区的杨宇凡体会到病患转诊间,病歷无法取得的麻烦,在2016年创立硅塔资讯服务公司,自己担任执行长负责找钱、伙伴当工程师,展开创业的歷程。
杨宇凡是8年级生,在高中休学,与伙伴成立工作室,当起小老板。对于创业,他该吃的排头一份都没少过,也跑过几次「三点半」,为筹措资金疲于奔命。
杨宇凡说,2017年正值FHIR(快速健康照护互通资源)第3版修正完成,病癒后,他投入开发FHIR医疗资讯互通标准导入系统与教育训练,并与高雄荣总合作建构基于FHIR标准的骨质密度临床资料库与转檔工具,建置临床资料探勘与视觉化辅助工具,获高雄市青年局青睐。
他说,如果未来各家医院广纳这套系统,日后病患转诊会更便利。虽然这项工作的难度挺高,但他觉得是为病患做的大事,因为痛过,所以知道病歷、数据的重要性,要认真做好这件事。
或许因为年轻,杨宇凡觉得,凡事都有可能。因应远距医疗需求与AI物联网的应用,他看好5G高传输基础建设完善后,更有利于各院所的电子病歷交换服务。由于他这一代被不少人称为草莓族,但他觉得,事在人为,会用行动证明年轻人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