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意愿利用寒暑假去偏乡服务的学生明显增加,升学制度绝对是最主要的推手。儘管也有人质疑那些都市孩子短暂的去留,对偏乡孩子是否真的有帮助?倒底是去服务偏乡还是去消费偏乡?相信只要用心规画、参与和付出,这样的交流互动,对双方应该都是有益的。难免有些学生是抱着无奈、被迫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但我们也常见这类的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被引出内心深处的小太阳,心态明显转变,甚至期待下次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的志工活动,服务其实只是手段,学习才是真正目的。且这学习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例如放在学习歷程或自传里),而是透过参与和付出的过程,学习与人互动,学习理解和尊重多元族群、文化和社经环境,学习同理而非同情,学习走出习惯领域,处理平时课堂中不会遇到,却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各种人事物的问题。
要产生这样的学习成效,最好事前有师长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情境有足够的认知,尤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规画活动,避免过度用自我的价值观,强势介入在地的文化。这通常需要学生投入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练习,才不会让学生抱着去参加营队,甚至是去施舍的心态。
当然,服务未必只限于偏乡,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周遭处处都有可以付出爱心和关怀的地方。家长也不用过度干预,因为自主安排志工活动,也是孩子学习的机会。(作者为康轩文教集团董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