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厂商提出凿井备案让经济部饱受外界批评。王美花8日受访表示,台湾在2014年、2015年曾遇旱灾,为因应极端气候,2017年开始建置抗旱水井作为备援方案之一,「凿井不是现在才想出来的」。

王美花说,去年已盘点各地既有抗旱井总计1,250口,经整备调度为自来水系统供水为160口,提供每日34万吨水源,而新竹地区就有17口,每天供应3.2万吨水,从去年至今已供应520万吨,「从现在来看,宝山宝二水库剩下482万吨水位」,水井功劳自然不在话下。

王美花说,目前政府将确保5月底前,针对民生、产业与公共用水无虞。惟竹科厂商担心梅雨季节或夏天降雨量恐不足,为超前部署因此提出凿井想法。

「目前仅竹科厂商提出凿井需求,其他科学园区则未提出。」王美花说,依灾害防救法可开放厂商来申请凿井,厂商提出申请后仍要符合要件,例如要评估地下水丰沛、没有地层下陷等条件,通过后才能进行,同时也可以选择重启旧有的抗旱水井、或重新开凿。

经部自去年起启动例如桃竹备援管线提早通水、兴建再生水厂与启用海淡厂等,作备援与调度工作。

水利署表示,各水库蓄水量足以供应至6月,待梅雨季来临解渴。据统计,前一波锋面通过带来降雨,惟水库进帐少,总计全台水库621万吨,对解旱仍不足。

#无虞 #公共用水 #万吨 #抗旱水井 #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