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府前资政赵守博昨发表新书《典范与激励-赵守博八十感恩亲师尊长录》,书中谈到司法院前院长林洋港与前总统李登辉的接班之争,李胜出,赵守博认为林洋港当年犯了一个大忌,就是「身为台湾人而太有意见、太坚持看法」,在当时国民党政要看来,有些难以接受,甚至令人有所疑虑。
蒋经国1972年任阁揆后,提拔本省籍政治菁英,号称「吹台青」政策,林洋港、李登辉都是代表人物,但蒋经国在选择接班人时,林出局,资深媒体人黄清龙所着《蒋经国日记揭秘》,透露蒋经国在日记中形容林洋港是「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品德方面不够正直」。
对此,赵守博提出他的观察指出,如果要质疑林的操守与品德,这就不太公道。首先,林洋港从未传绯闻,林曾任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却未曾在台北购屋,孙子到台北念书还得租房子,这样的操守怎会有问题?
林洋港被蒋经国如此评价,赵守博认为,应该是「不听话」、「太有意见」。林曾经杠上当时行政院长孙运璇,孙要求省府砍掉德基水库上的果树,以免水库淤积,未料林洋港拉着记者去实地勘察,说他是农民出身,知道不用砍果树也可以,种草就好,等同向孙运璇「叫板」。
林洋港曾经为省府人事处长人事案与当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长陈桂华不愉快,林坚持要用其台大同学蔡经,陈则以蔡非出自人事系统而拒绝。最后,蔡经就任处长。
蒋经国认为林洋港「沽名钓誉」,赵守博说,这与林在民间很有人望有关,林身为台湾人,却锋芒毕露。但赵守博认为,最关键处是林洋港太坚持己见,无论是孙运璇、陈桂华或其他与蒋经国讲得上话的人,林与他们都有不愉快,这些人会为林讲好话吗?
林洋港做了很多事,事前都未跟中央商量,都让蒋经国很不悦,在蒋身边,愿意为林说话的,只有前副总统谢东闵。
林洋港虽然与媒体互动好,民间声望高,但没有班底,像个政坛独行侠,反倒是李登辉与学者专家交好,为他献策,李还会与国民党老中青政要打高尔夫球,相较之下,为李说好话的不少,这应就是接班人之争中,李出线的原因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