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蔡女士为全职家庭主妇,与丈夫及儿子一家人相处和乐,经济无忧。本应幸福的生活,蔡女士却时常没来由的郁闷低落,近年更因儿子升上高中进入空巢期,常有头晕、疲劳、失眠等身心症状,前往台北慈济医院身心医学科谘询。

几经谘商后,潘奕瑄临床心理师发现,蔡女士是受「童年逆境」影响,在孩童时期遭遇到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不利成长因素,使婚后的她面对担任好妈妈、好太太的角色自我要求极高,对日常琐事非常敏感而易焦虑,长年下来心理不堪负荷。

潘奕瑄临床心理师提及,童年的不愉快可能来自父母的不当言行,或其因缺乏正确教养观念、本身尚有未释怀的负面成长经验,而无法适当扮演父母角色,但也可能是因管教方式不适合孩子特质所致。童年逆境确实是个体生命经验中很难跨越的失落,但若执意将某段经歷作为人生决定性的因素,就会失去为自己生命承担责任、成长的机会;反之,若能深入了解这些事件对自身的影响,进而调整自我,便能让经歷产生意义与力量,让生命更加完整。

#父母 #逆境 #因素 #角色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