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趋势下,失智者也越来越多,过了65岁,每多5岁,失智症盛行率就增1倍,保养大脑因此成为高龄社会的重要议题。英国过去1项实验发现,计程车司机脑中的海马迴会随着年资变大,原因指向他们天天认路,吸收新知。医师提醒民眾,终身学习可让大脑结构改变,即便是老年人也适用,大家不一定都要去当司机,也可学学烹饪、唱新歌、缝纫等。

本报昨与新光医院合办「旺旺中时生活讲堂-健康系列讲座」,邀请新光医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刘子洋、精神科病房主任詹佳达分享失智症卫教资讯,帮助民眾找回脑力,获得民眾的热烈响应。

失智症是越老越常见的疾病,刘子洋表示,超过65岁,每5年盛行率就会增加1倍,90岁以上的民眾,3分之1都有失智症。詹佳达表示,2021年台湾的失智症患者超过30万人,预估15年突破50万人,30年后突破80万人,民眾可以藉由採取健康行动,来减低失智症的发生率和盛行率。

刘子洋分享一项有趣的实验,英国伦敦有2万5000个街道、5万个地标,平均需耗时3-5年才能考上计程车司机,和医学专科考试差不多,是全世界最难考上司机的地方。伦敦大学曾对司机测试大脑容量,发现年资越长者海马迴越大,而海马迴是负责把短暂记忆转换到长远记忆的地方,原因指向他们天天认路,一直都在学习。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可以促进大脑结构的改变,即便是中老年时期也适用。刘子洋表示,民眾不一定都要成为计程车司机,但可学习烹饪、新语言、缝纫,或学唱一首新歌来训练大脑,让大脑年轻。詹佳达也提醒民眾,除了终身学习,规律的运动、睡好觉、控制好血压和血糖,也有助于减低罹患失智症的机率。

#子洋 #终身学习 #学习 #盛行率 #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