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3年内陆续发生普悠玛号及太鲁阁号重大事故,2次事故造成67人死亡,立法院交通委员会昨举行「台湾铁路管理局彻底改革暨铁路法修正方向」公听会,邀集交通界专家学者把脉。出席专家几乎一致同意台铁需要组织改造,更有学者呼吁,政府应停止伤害台铁的立体化工程,10项立体化工程总计3516亿元,移作台铁的组织重建基金。
逢甲大学智慧运输与物流创新中心副主任锺慧谕指出,今日台铁是政策错误对待30年的结果,包括低运价、旧制退抚金亏损、铁路立体化加重财务负担、维修体制崩坏、政治力介入、思考僵化专业不足等,组织改革必须执行,且首重在可获利与留住人才。
锺慧谕举例,板桥─台北捷运票价25元、台铁票价15元;板桥─松山捷运票价40元,台铁票价20元。台铁提供快速的服务,票价却更便宜,明显不合理,建议先调整票价,退抚金亏损、债务利息则由政府承接。
锺慧谕表示,台北、台中、高雄的铁路立体化花了3093亿元,却导致台铁变慢、路线容量变小、营运成本增加2至3倍等,而台中与高雄花了10年施工,又要再花10年建设车站,其他等待铁路立体化的城市则任由车站破落凋敝。
锺慧谕呼吁,政府应停止伤害台铁的建设,包括台中山手线、台南铁路立体化延伸至善化、宜兰铁路高架化、彰化铁路高架化、基隆捷运等10项工程,总计3516亿元的经费,可以作为重建台铁的基金。
桃机公司前总经理、台铁体检小组成员林祥生分析,台铁改革就像治疗癌症,首先切除财务肿瘤,包括累积负债与退抚金支出等由政府承接。再来是补充营养,包括运价合理反映成本,薪资制度合理化留住人才。
林祥生说,第3步是改变作息,尽速完成制度优化与组织变革,包括规章制度同步、营运策略确认、人员素质强化、异常应变机制、导入智慧科技等,这5项最足以代表台铁企业化经营的指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