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太鲁阁号出轨造成49死、200多人伤,卫福部第一时间成立募款专户,却引发款项分配争议,有人认为给家属的钱太少,亦有人认为心理重建的费用不应以善款挹注。折腾多日,卫福部长陈时中听进社会的声音,宣布款项全数现金发放,从善如流为争议拆弹,其实防疫也应如此,多听外界声音才是民眾之福。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防疫议题成为全国焦点,中央单位的一举一动引发关注,却也常引爆争议。例如去年指挥中心推动边境管制时,将陆配与台湾民眾的孩子「小明」阻挡国门之外,抛狠话指「选择了国籍就要承担」,令不少陆配家庭走上街头,有人哭泣有人跪地,就盼政府网开一面,让一家团聚。

歷经多次抗争,指挥中心终于先是针对特殊个案,如让妈妈罹癌的「小明」以专案方式返台,再逐步准许部分「小小明」回台,最后开放所有「小明」准时回台上课。这一幕,家长们等了数个月,诉求才被政府听见。

今年面对太鲁阁善款争议,卫福部短短数日内就听进外界的声音,提出了善款一毛不留的做法,专款专用,不只3分之1,而是全数以现金发放给受灾户,并将本身就有一套流程的救难人员排除,成功化解分配争议。

面对AZ疫苗,民眾不敢打,又怕疫苗打不完会报销,也有专家提出释出诱因的建言。身兼防疫指挥官的卫福部长陈时中,既然愿理解民心,何不在防疫政策上也从善如流,用专家所建议的松绑检疫条件当作诱因,提振疫苗接种的士气,顺带解决效期问题呢?

#善款 #回台 #声音 #疫苗 #卫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