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扰乱全球供应链运作,美国五金制造商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也深受其害。该公司总裁兼财务长唐纳.艾伦(Donald Allan)坦言,与供应商打好关系如今已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史丹利百得将花费更多时间与金钱,与电池、晶片制造商建立策略联盟关系。

艾伦表示,他们决定与韩国一家电池制造商暂时合作,后者将于2022年开始在马来西亚产线为其制造电池。史丹利百得亦与亚洲与美国多家企业协商当中,盼以投资方式换取稳定零件供应。

艾伦自2008年起担任财务长至今,年初更接掌总裁大位。现年56岁的艾伦表示:「我们将投资一半。若设立一条生产线要花1亿美元,我们就会出5千万美元。」

史丹利百得2021年资本支出预算约5亿美元,其中10%~15%将用于供应商结盟计画。相较之下,这方面预算在疫情爆发前的占比不到5%。

史丹利百得以销售电动工具闻名,旗下许多产品必须用到电池与晶片。艾伦表示,该公司在美国与欧洲生产大部分商品,他们希望在这些区域设立更多新产线,毕竟亚洲距离遥远,等待零件运抵欧美工厂组装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自2020年春季疫情爆发以来,史丹利百得持续强化与核心供应商关系。该公司在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共有逾1万家,但逾八成预算支出集中于其中一千家。分析师指出,这凸显史丹利百得的供应链比起其他同业更为复杂的事实。

艾伦指出,他们从中挑出30家最重要供应商,并与其中多数签订长期合约。合约时间从过去一或两年延长至如今平均五年起跳。该公司乐观预估,未来几年内,晶片与电池等零件需求将持续强劲。

艾伦表示:「在疫情爆发前,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美国企业奉行『便宜至上』原则,但我们现在不得不与供应商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贝雅投资机构(Robert W. Baird & Co.)资深分析师沃霍斯(Timothy Wojs)指出,零件在史丹利百得的产品里占据重要地位,换言之,电池与晶片价格一旦上涨,对于他们的财务将带来极大衝击。他还指出,钢铁与树脂等原物料价格近日上涨,令该公司生产成本大增。

史丹利百得4月底预测,受到通膨升温影响,2021年成本恐增加2.35亿美元,较年初预估高出1.6亿美元。该公司计画将三分之二的新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余的则靠提升效率与精简成本消化。

艾伦表示,他们将从本季开始调高部分产品价格,而未来调涨幅度恐怕更大。据研调机构G.research资深分析师伯格纳(Justin Bergner)估计,这些计画一年可望为该公司带来1亿美元~1.5亿美元收入。

#电池 #艾伦 #零件 #财务长 #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