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诡异,回顾指挥中心公布从5月11日到7月4日资讯,共15人未送医就死亡、25人到院前死亡。专家分析,这与医疗量能不足有关,有些个案在家等待隔离,却因病情变化快,等不及治疗就离世。面对Delta来势汹汹,政府应思考增加人手,加速送医流程,并多利用人工智慧健康监测,减少死亡憾事。
许多民眾来不及送医就死亡,台湾感染症医学会名誉理事长黄立民表示,隔离量能是因素之一,有些个案先在家中隔离,加上这波疫情主要流行是英国变异株,有些个案血氧浓度掉得快,来不及应变就出现「快乐缺氧」。
黄立民表示,由于卫生局承办人员不多,要联繫送医过程可能花上1小时之久,若病情变化太快,就会有问题。
新光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张藏能也表示,这波本土疫情死亡人数多,主因是感染者多是老年人,其余是疫情之初医疗量能不足,部分病患南送,后来开放专责病房2人1室,解决收治问题。
至于病患治疗处置,张藏能表示,一开始瑞德西韦需特别向中央申请,但后来中央简化程序,把药物送到医院使用;而高流量氧气鼻导管(HFNC)起初数量也不多,后来逐渐到位并列入给付,才改善了一些病患的疗效。
他指出,现在最关键就是提升疫苗覆盖率,尤其高风险者须尽快接种疫苗,以避免重症发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