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有着「国际邮轮母港」称号,是许多外籍游客来台游玩的第一站,基隆市政府除了翻转城市、促进经济发展外,也致力堆动「双语教育」,预计明年达成区区有双语学校,教育处也策画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的教学计画,将孩子培育成国际化人才。
行政院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提出2030双语国家政策发展蓝图;国民教育方面,教育部也修正、推广国际教育白皮书2.0,而基隆市领先其他县市,写下国际教育3年计画,以4大面向、30个子计画与政策连结,结合中央及自筹经费,共同挹注资源,推动国际教育。
邮轮母港 双语能力从小扎根
基隆市长林右昌表示,基隆身为国门之都,邮轮母港,成为国际城市是必然趋势,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行动力,有效连结国际资源创生在地特色,他说,每年到港的国际邮轮游客屡创新高,若能让孩子跟到访的客人自然互动、介绍城市的美好,双语能力绝对必备。
国中小转型 浸润式学习环境
教育处长林祝里认为,要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必须从小培育,因此计画「双语教育一条龙」,第一步从幼儿园进行试办,以生活、情境化的方式,让幼儿体验英语环境,再持续向下扎根推动英语教育,市府策画在7个行政区中,各挑选一间小学转型、以自筹经费增聘外师,刺激学生学习动机,预计明年达成「区区有双语学校」里程碑。
而这7所双语学校会透过定期会议,彼此交流教学经验,作为精进的动力,除了国小外,国中也预计以公开甄选方式设置3所双语学校,今年1所、明年暑假2所。
高中实验班 与大学策略联盟
教育处指出,为让就读市属学校的学生,都能享有双语教育资源,也推行「校校推行沉浸式英语教学」,以英语融入领域教学,让学生在浸润式的环境中学习,并引进线上外师即时视讯课程,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预计未来2年内达成。
高中阶段则是设立「双语实验班」,今年暑假安乐高中、暖暖高中都会选出一个班级成立实验班,引进外师与本国教师协同教学,共同研拟适合学生的双语课程,透过实验课程的设计,搭配部分领域课程,再藉由与大学端建立的策略联盟、海外移地学习的国外游学等方式,不仅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素养,也强化学生与国际连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