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荣21日举行股东会,总经理谢惠全以「需求未歇,稳步前行」来定调今年下半年产业市况,他强调,第四季虽然为传统淡季,但世事难料,若塞港持续,疫情復发严重导致码头作业流程缓慢,第四季也未必比第三季差。
■今明两年运能成长冠三雄
长荣今、明两年运能成长幅度约15~20%,运能成长高居货柜三雄之冠。长荣今年有33艘新船交付,已交付16艘,年底前还有17艘待交付。整体而言至2025年长荣待交付的新船尚有59艘,可增加70万余TEU(20呎标准柜)的运能。
■每股配发2.5元现金股利
长荣去年合併营收为2,070.78亿元,年增8.65%,税后盈余243.65亿,年增21,554%,EPS为5.06元。随运价一路走高,今年首季EPS达7.04元,已赚赢去年全年水准,21日股东会通过每股配发2.5元的现金股利。
谢惠全以「上半年否极泰来,获利倍增」、「下半年需求未歇,稳步前行」来形容今年的货柜海运市况。针对市场最关注下半年海运的运价展望,谢惠全表示,第三季为传统的货柜海运产业旺季,确实比第二季好,光看7月是相当不错,虽然传统上第四季比第三季差,但世事难料,若塞港持续,疫情反覆发生,码头作业流程自然缓慢,第四季也未必比第三季差。
■塞港,使运价必然拉高
谢惠全分析,运价取决于供需市况,当前全球舱位是过剩,但因塞港导致供给减少,以太平洋西岸一周配置六艘船为例,因为塞港,到美国LA要等14天,公司得多派一艘船去跑,舱位短缺14%,欧洲线正常是要配置11艘船,塞港则额外再投入一艘船,舱位短缺8%,今年全球新增舱位成长也不过3~5%,因此价格拉高是必然的。
展望今年及明年的货柜产业,长荣董事长张衍义以国际上的专业报告Alphaliner、国际货币基金(IMF)分析,货柜航运市场未来展望颇乐观,但仍应密切观察市场走向及变化,适时调整策略因应。其中Alphaliner预估2021及2022年货柜航运市场运能增长率分别为4.2%与3.2%,货量增长率5.8%与4.0%,这两年的供需仍有缺口。
■欧洲线营收占比水涨船高
张衍义指出,过往美国线占比营收比重达四成,但当今欧洲线窜起跃为全球航线中获利及运价最高的,使得长荣欧洲线占营收比重拉高至三成五,与美国线平起平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