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案」2014年曾被当时的最高检察署特侦组,以查无犯罪事证签结,政党再次轮替,民进党全面执政,在党产会的奥援下,台北地检署重启调查,「逆转」起诉马英九。马后来多次公开为自己清白辩护,北检却罕见每次都发新闻稿反击「被告」,与马隔空交火,数度引发争议,让外界啧啧称奇。

三中案起缘于《广电法》修法要求党政军退出媒体,马英九2005年上任国民党党主席后,为了赶在同年12月、广电法所订时限前,让国民党退出媒体经营,委由中投公司出售中影、中广等股权及旧中央党部大楼。国民党以40亿元卖出,外界认为「三中」价值高达152亿,涉嫌图利买方,特侦组因此分案侦办。

但特侦组调查发现,三中净值当时应为78亿2000万,且相关鑑价报告均在合理范围内,最终以查无犯罪事证签结,外界原以为三中案就此落幕,未料民进党再次执政,2016年党产会成立后,与多名律师的再度告发,北检在时任检察长邢泰钊主导下,由主任检察官王鑫健分案重启侦办,并根据党产会提供的相关资料,于2018年7月起诉马英九等人。

相同事实重启侦办的举动引发质疑,北检当时解释「签结」是属行政程序对案件处理,不具确定性,不符合刑事诉讼法「不起诉处分已确定」,不得对同案再行起诉,以及曾为不起诉处分,应谕知不受理判决的法律规定。

但北检却不时与马英九隔空交火,早在2017年起诉「马王政争」泄密案时,马当天上午痛批检察官「政治办案」,北检下午立刻发新闻稿反击,儘管有检察高层「提醒」,检察机关与诉讼当事人高度不同,与当事人打笔仗观感不好,北检仍在4个月内8度杠上马英九,开司法风气之先,蔚为奇观。

#三中 #马英 #特侦组 #三中案 #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