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国驻美大使秦刚12日与美国副国务卿雪蔓会面,虽然双方各自强调彼此的立场,但是大陆有国际关系学者乐观认为,相较于中美外交高层之前接触时呈现出的剑拔弩张,秦雪会的气氛明显缓和许多。秦刚作为职业外交官,虽然过去以战狼外交的风格着称,但他现在是中国讯息的传递者及中美气氛调节者,「肯定不能当红卫兵」。

香港《明报》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分析,这次会面不是谈判,「美方安排外事官员会见新大使是惯例」。袁征认为,中美会后发布的消息非常有限,无论双方代表温和还是强硬,在战略博弈的背景下,都不会在重大问题上退缩。两国已经明确了对方的立场,但秦刚在华盛顿重申立场是好事。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观察,这次会面挺好的,相较雪蔓7月的天津之行及中美高层3月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的会面,气氛要和缓许多。朱锋指出,中国上月底派出秦刚担任驻美大使,对双方的沟通是一个契机。「秦刚作为职业外交官,是信息的传递者、气氛的调节者,肯定不能当红卫兵。」

朱锋并强调,「中美的特点是不能老吵架,所以接触过程中有紧张就会有和缓,但不代表问题得到解决、中美关系取得进展。」他还表示,美国近期涉台动作不断,除立陶宛外交风波,美台海巡联合操演、邀请台湾参加民主峰会等,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中方不安,秦刚也因此在会面中着重提到台湾问题。

此外,有美媒报导,雪蔓与秦刚的会见实际上是在为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可能的访华之旅探路。美国政府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叶伦若访华将在雪蔓天津会谈取得的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可能的共同合作进行商谈,同时也会对中美之间悬而未决的贸易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者白明则表示,现在很难判断该消息的可靠程度,但可以确认的是「中方在进行经贸活动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他认为即便因为疫情,双方仍可通过线上方式交换意见。

白明认为,美方传播出的消息可以得到两点结论,第一是秦刚的到来令中美关系发展开始出现新的机遇,第二是白宫内部讨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声音正在逐渐增多。

#中美 #朱锋 #会面 #中国 #雪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