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疫苗覆盖率低,开学在即,成功大学1日发表防疫APP,整合大数据提供6种染疫风险评估灯号,涵盖现行防疫系统包括量体温、记录足迹、PCR检测、疫苗接种等,经系统判读绿灯,即可在校园畅行无阻,犹如「个人健康护照」,希望推广全台甚至推向国际。
成大统计,该校学生完成第1剂疫苗接种者不到7%,目前虽落实走到哪就扫QR CODE、量体温,但实名制只记录个人足迹,若有接触史则是「被动」接获通知,量体温更是唯一被判读有无可能染疫的标准。
成大校长苏慧贞说,这款APP将个人每日填写症状、体温,交由系统评估,特色是增设染疫风险灯号,共有绿、蓝、黄﹑橘、紫、红灯6种灯号,系统依大数据分析使用者是否有染疫风险,紫灯为需自主健康管理、橘灯是连3天体温偏高且有相关症状等,除作为能否开放通行依据,若有染疫风险,校方就启动相关机制,连结医护、校安系统,建构校园防疫安全网。
苏慧贞提到,去年疫情刚爆发,成大校园出现全台第1起确诊者嗅觉异常个案,面对病毒不断变异,成大也随时将这些资料放进APP,精进风险评估内容。
副校长李俊璋说,目前鼓励全校教职员、学生、访客踊跃下载,非强迫性,但进出宿舍、实验室均需出示APP绿灯才可通行。10月復办的全国大专校院运动会,也会要求参赛人员必须使用,以降低染疫风险。若其他大学或机关团体有意使用,成大也愿意分享,未来也希望推行至全台及国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