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会近日甫完成高层人事改选,期许新人新政新气象之余,如何兼顾过往峰会平台的中立性及服务性宗旨仍不可忽视。以该平台长期扮演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桥梁,其领导阶层能否维持超然性角色相当重要,新理事会领导层这次片面指定个别企业色彩浓厚的人士出任重要人事,不免将有私相授受、「球员兼裁判」之疑虑。

比如说,刘兆玄这次指定郭台铭出任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近日就引发诸多非议,检视其过往在参与国民党总统大选党内初选时,抹黑媒体,甚至严词攻击大陆涉台部门等言行,也让不少人对其出任副理事长,有所疑虑。更重要的是,郭台铭作为个别企业创办人,也让外界对其未来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时,能否扮演好超然中立角色,打上问号。

作为两岸经贸交流重要平台,两岸企业家峰会自2013起创立以来,对于两岸经贸合作的推动,始终不遗余力。近几年来,不少两岸重大的产业合作背后,几乎都少不了峰会居中协调的「临门一脚」;诸如台积电在南京设厂、两岸石化企业在福建漳州古雷开发区的合作案等比比皆是。

由于两岸企业峰会在两岸重大经贸合作项目的角色举足轻重,所以台湾企业、台商乃至两岸民眾,在看待该峰会的高层人事组成,是否具备中立性、超然性的特质便显得十分重要。

综观过往两岸企业家峰会高层人事组成,台湾方面理事长是前副总统、前行政院长萧万长出任,副理事长由前财政部长邱正雄担任,至于大陆方面理事长则是曾任中共政治局委员、前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这3人除专业能力够,更由于其过往经歷及政治高度,使其在处理两岸经贸事务上总能不偏不倚,为两岸企业创造最大利多。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峰会台湾方面的新一届高层人事改选,在过往前人基础上,新人新政也必然会开展出一番新气象;但这波人事改选对于未来峰会平台能否依旧扮演好中立、服务性的角色,同样会被外界用放大镜严格加以检视。

#峰会 #重要 #角色 #过往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