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货柜运价指数SCFI在9月30日出现戏剧化转折,最新一周报价下跌29.69点、至4,614.1点,周跌0.62%,终止连20周涨势,美东线甚至出现逾6%跌幅,是否意味高运价到顶了开始回檔整理,抑或受到大陆政策、限电限产、塞港等黑天鹅干扰,在货柜航运、投资市场引发多空论战!
据SCFI报价,除了美西线每40呎柜运价6,322美元,连四周持平之外,其他主要欧美线运价全面下跌,尤其美东线每40呎柜跌至11,250美元,较上周下跌726美元,周跌幅6.06%,超乎市场预期;欧洲线每20呎柜跌至7,538美元,较上周下跌13美元、周跌0.17%。
陆限电、限产影响持续
由于1日起大陆黄金周开始放假停工,上海航交所提前一日公布最新SCFI运价指数,在运价走跌下,恐牵动航运股走势。
货代龙头台骅强调,SCFI运价指数呈现的是基本运价,多家航商10月仍加收GRI费用,且多家航商订舱满到10月底,甚至有些超额订舱,支撑运价维持高檔,但也没有加价买舱,随着大陆限电限产、黄金周大陆工厂放假停工货量出口变少,刚好让市场进入冷静期。
再者,目前跨太平洋两岸港口大塞港,也是影响美国线运价走势关键,上海、寧波、厦门、深圳、盐田等港口塞港状况不输洛杉矶、长堤等港口,造成三大海运联盟正常合约航班大乱,即便航商想再拉高价格卖舱位,也没舱可卖。
目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业界估美国码头塞港情况推估会延续到2022上半年。
降价恐衝击货代业
另货代业者观察,近期市场传出华南、华中地区货柜运价降价,据传跟大陆货代业抢赚高运价,揽进大量舱位却无法消化,时间到了只能降价卖舱位有关,区内的盐田、上海、寧波港等,是大陆海运货柜的两大港。若此,降价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货代业。
整体看,业界认为,大陆限电限产效应的影响应该没那么快反映,这次SCFI综合指数走跌,也跟许多大型航商认为基本运价已经顶到天花板了,再涨许多货价不高的产品进出口商将负担不起,近期已传出多起弃货情况。
实际上,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业界不排除十一长假后,货载需求会更大,即便基本运价下滑,未来航商附加费动态调整仍可能持续发生。
法人指出,运价取决于市场供需,长期看运价波动是正常的事。关键就看大陆黄金周放假回来復工量产出货状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