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与权变市场
竞争策略的差异
零和游戏之所以难以适用在企业竞争的原因,就在于其游戏规则经常是以赢家的获利总数等同于来自输家的损失,亦即让两造输赢结果永远为零的结局;更具体的情境是,零和游戏的过程常是处于较封闭且稀有市场的状态,在无后顾之忧的条件下,让企业经营者较不会去考虑创造任何可能衍生价值,或是尽量扩大市场规模的情境下处理市场竞争行为。
由于零和游戏的概念倾向坚持反对合作主张的激烈斗争,因此其善用手段诸如以非常态价格交易、合併收购或结合联合的模式,倾向以人性本恶的丛林法则,寧可违背承诺、破坏协议,甚至胁迫恐吓的方式,去营造极端对立的竞争模式;简言之,企业主为了赢得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全力追求独占市场的目标。
由此可见,零和游戏的意涵经常会完全舍弃企业信任感、共利共生以及相互依存的互赖需求,推翻沟通协商与化解分歧的经营策略。然而,企业权变的理念极不相同的是,不断的尝试将市场规模加大,营造产业链分享的作为,简言之就是一种价值创造共赢共享的市场需求。
企业选择市场
权变的理念与范例
根据国家教育研究院对权变观念情境的诠释,认为权变系来自综合程序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及系统学派等路径,属于一种能配合外部环境的流变,尽量採取因地制宜、通权达变的整合式管理。
进一层汇整企业的权变式组织管理或市场经营理念,应有以下几点特质的考量,包括强调反对两极论的对立以及讲究共利的管理法则、坚持殊途同归取代纯粹理性决策的惯性、兼顾效率与效能求取平衡的管理目标、标榜管理阶层的分工分权式合作理念、力求组织群策群力的管理任务,以及积极配合外部环境的变化採取弹性方案等作为。
以现存的市场范例中採取权变观念的企业竞争模式,诸如在市场中一直存在比邻相处的超商、疫情当下的宅配与外送平台的竞争,以及各类宽频平台的共存机制等商业情境;再则如哈佛商业评论曾提出苹果与三星、福特与通用,或者是Google与Yahoo等全球性企业的平台竞合案例。不难理解,上述企业在面对竞争市场中,为何需要寻求互补的运作机制,必然是经过精确内外部环境成效分析的决策。
企业选择市场
权变理念的利弊分析
企业选择权变理念经营的起心动念,当初是来自于人力管理的实验,也就是组织在不同情况之下,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方法管理的思维;其后才因应全球化竞争新经济力量,企业逐步接受竞合模式以达成市场领先的目标。然而企业经营的复杂度绝非套用简易公式便可一切顺遂,更非仅存一套宏观的理论即可成功;换言之,仅求和谐仍非企业成功的保证,最重要的概念仍须关注企业必须防止竞争力受损的因素。
不难想像,企业的权变理念仍然存在一些根本的缺陷,虽然以变应变的管理方式在于与时俱进,但是最大的风险就在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因为科技、法规或竞争环境对组织而言仅属相关变数,任何的企业合作或共同建立技术,背后还是潜藏着另一种型态的竞争,例如组织内部型态的改变、外部竞业策略的衝击以及企业文化高低落差等因素,常会出现难以理解的危机。简单的义理是,任何管理上的决策与措施,仍需从不同角度去衡量才能做出较适当的决策。
由本文的分析不难理解,任何企业的经营策略皆需要有竞争目标,但更需要有整合协调与解决方案。引用卡特尔模型(Cartel Model)的理念,许多企业的合作只是一种垄断市场的权变机制,虽然共同目的都在协力达到市场显着箝制力量,但其结局仍常因法律、会计、信用以及企业不协同的风险,纵使未受外力的干扰仍有无疾而终的遗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