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最新金融统计,受房地产调控仍严、需求走弱等因素影响,9月份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皆逊于预期。进入第四季,将有大量地方债发债需求,加上宽信用的政策主导下,放贷情况料比第三季略微宽松。
路透报导,人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贷款为人民币(下同)1.66兆元,低于市场预测的1.85兆元。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兆元,逊于市场预期的3.1兆元。另,9月广义货币总计数(M2)年增率8.3%,稍高于预期的8.1%。
报导称,机构早前预期9月信贷投放情况相对低迷,主要是比较基期较高、房市调控严格、零星疫情影响信贷实际需求疲弱所致。不过最终公布的数据比预期还低,也可一窥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罗雨浓表示,在地产和城投债务严控的背景下,市场本就期待不高,9月新增信贷数据可说符合预期。9月社会融资存量增速达10%,应已接近本轮社会融资下滑的底部,关键在于官方何时放宽民眾房贷和地产贷款融资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对冲经济下行的力度有多大。
罗雨浓表示,现在市场对宽信用有较强预期,但他认为,在跨周期调节政策下,政府的定力会强于以往,「不可能在泡沫还未挤完的情况下,再次把泡沫吹起来」,对接下来的放宽力度稍有保留。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社会融资项目中,企业债、政府债、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表现尚属平稳,值得关注的是,包括表外融资在内的其他项目出现大幅负增长,成为拖累社融规模的主因,这也显示在整体需求走弱下,实体企业的信心不足。
唐建伟认为,稳货币和宽信用仍是未来宏观政策的重心。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仍然维持稳健,经济出现「类停滞性通膨」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下降,年内不会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下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