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兴大学名誉教授郑政峯,提以科学中药及中草药的植株种植栽培及有效制程健康防疫的应用探讨,全球约有3/4以上人口,曾尝试或仰赖中草药植物来治疗疾病。国际标准组织也因此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开始发布中医药国际准则。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西药束手无策之际,开启中草药有关其预防或疗效相关医讯。

处方组成为黄芩、鱼腥草、北板蓝根、栝楼实、荆芥、薄荷、桑叶、厚朴、炙甘草及防风等10种中药材的清冠一号,也被临床试验证明能抵抗体内ACE2膜蛋白与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细胞激素风暴出现等。

这些治疗新冠肺炎的独特疗效,再次掀起大家对中医药的热潮,以中医药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中草药种植的面积及规模相当小,厂商所使用或市面贩售的中药材,8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品质杂乱、良莠不齐,含农药、重金属等残留,风险高。究其因在于农民为求高产量,密植中草药,各种肥料愈施愈多;为防病虫害,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愈喷愈重;为求省人工,除草剂过量喷洒。结果为土壤恶化,不利植株生长;药材中农药残量过高;生理性农药已分布在药材组织里,同时失去药效功能。难怪曾有老中医说:不能怨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也有人说吃中药等于在吃农药。这就是国内要推广中草药种植,所不能忽略必须警惕的事。

就以为何野生山林里的中草药就没有病,而人工栽培使用大量的农药也难以控制药材的有效性呢?其实山林里的中草药植株有足够的营养元素来平衡植株的生理生长,而人工栽培的中草药,因人为的期待,高密度栽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里微生物无法生存,失去功能;化肥也酸化土壤,流失微量元素,使土壤板结。土壤是呈病态的,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而检视药草的生长,讲究道地性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有效的药材有可能是叶、根、茎、花、果实、种子或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效成分也常来自抗逆境生理产物、次级代谢物及活性成分,主要生化类型成分大致有生物碱、醣苷、多酚和萜烯等。

这些有效成分的存在依赖着药草的健康生长,亦即要有健康的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及矿物质)与光合作用。

药草植株能健康生长,就不需依靠着喷洒农药,抗逆境生理产物、次级代谢物及活性成分等都能到位所该储存部位。健康安全可靠的药材就可从田园中取得。

科学中药的药材炮制或锅炉煎煮及水煎药的过程,在化学上都属于萃取,萃取条件如溶剂的极性、水的酸碱值,及药材的形状大小都影响到有效成分及共萃取成分的含量。

近年来药材的奈米化及破壁处理技术,都可大大提高萃取效果;超音波技术的萃取,虽可提高萃取效果,但在水溶液中会产生自由基,氧化一些抗氧化成分,也该注意其影响程度。

国内要发展中草药产业,其植栽原材品质来源非常重要,除应加强对进口中草药品质及安全把关外,政策可鼓励农户以专业园区的模式,以健康栽培及发挥智慧大数据发展方式栽种,具本土特色的中草药植物,实施安全认证,及建立完备的产销系统等,以确保本土中草药的品质与安全,不仅可供应内需也可拓展外销,提升农民种植收益。

将中草药相关的生技业、药厂、中医、医美等跨领域行业整合,发展中草药为现代化新科产业,为台湾继IT产业后的明日之星。

#农药 #中草药 #成分 #药材 #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