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将在第12轮登场,今起陆续开放预约,由于同步开打3款疫苗,为避免打错疫苗,北市独创「地点分流」策略,BNT在医院打、莫德纳在诊所打,AZ则是通通安排在圆山花博大型接种站,专家批评,此举违背防疫分散及就近的原则精神,「根本没必要」!同时引发民怨,民眾居家或工作地点若离花博较远,得大老远跑一趟,到现场还要排队,光想心就很累,莫非是要民眾放弃接种?
第12轮疫苗将在本月22日开打,预计接种410万至440万剂,北市规画30岁以上第1剂施打BNT,由医院负责;7月16日前已接种莫德纳第1剂55岁以上民眾,可到诊所施打第2剂;7月30日前已接种AZ第1剂38岁以上市民,必须到花博施打第2剂。
近日,台北市规画花博作为大型疫苗接种站,为长者施打第2剂莫德纳疫苗,但因为现场的动线规画得不清楚,让上万人在雨中苦等排队,已经让民眾蓄积不少不满情绪。 未料,第12轮期疫苗接种,北市府不仅未做改善,竟还规画花博做为AZ唯一接种站,虽然加开了夜间时段,但民眾不满表示,在南港上班,下班后还要跑到花博,真的很远,规画很差,难道就无法就近接种?
北市议员耿葳指出,第12轮AZ第2剂施打年龄层虽然下降,但仅有1个施打站,选择性太少,花博空间虽大,但对很多人来说太远。
北市文山区华兴里长陈峙颖则认为,第12期AZ第2剂施打虽然多数为年轻人,但下班后要到花博打疫苗再回家,真的很累,很多人因为施打地点太远选择放弃。
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认为,一个地点打一种疫苗原则上比较不会出错,但民眾本来可以到家附近的诊所打,一趟顶多30分钟,现在却得跑一趟花博,交通时间和排队时间加一加,整个上午就没有了,更直言大型接种站根本是「民意代表和官员拍照用」。
台大儿童医院院长黄立民则认为,重点是民眾知道要打什么,政府宣导也要到位,大场所只要规画得宜就没群聚风险问题,不过,若人潮拥挤,空气较稀薄,尤其大型接种站採宇美町式接种法,看到旁人打疫苗较容易晕针,应要多方评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