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说明,在去年之前最近一次的附买回交易,为2008年金融海啸时,由于当时流动性趋紧,总计进行784亿元附买回交易,并在当年的年底到期,其他包括2000年网路泡沫化、2003年SARS期间,均曾进行附买回交易,均为确保市场流动性无虞。

去年因应疫情可能的衝击,4月开始以半年为频率测试附买回操作,主要考量2008年时会操作的交易员,大部分可能都退休了,万一市场流动性出状况,恐怕找不到会操作的交易员。

儘管去年至今,台湾在国际疫情及本土疫情来袭下,控相对良好,在宽松货币政策延续下,市场资金充裕不变,也未启动常态性附买回交易,但仍维持频率不高的半年一次,本月26日将是第四次测试。其中第一及三次测试标的为定存单,第二及四次为公债,交错演练来了解金融机构的意向,以及不同标的附买回操作。

央行除了以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定存单调节流动性,再将原本既有的可运用工具,顺势定期性测试演练,未来一旦有需要,就可马上发挥顺畅运作的效能。其实如Fed与瑞士央行,也均定期进行各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小规模测试操作。

央行官员指出,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高,央行在必要时透过定存单搭配附买回操作,更能适度挹注市场流动性需求,以定期测试来确保金融机构操作人员熟悉各项工具的作业流程,也有利长期维持市场利率平稳的作用。

#定存单 #央行 #流动性 #操作 #工具